1)第488章 黄志勇内心的郁闷_抗战英雄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1943年4月18日,黄志勇所部的主力部队发动了对东北日军的全面进攻,一时间东北军区部队攻势如潮,势如破竹。

  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在开战之初即被歼灭了主力,几天时间连司令部都投降了,这更加剧了关东军的崩溃。

  前线部队都很给力,几个主力纵队都在你争我赶的攻城拔寨。

  黄志勇应该非常高兴才对,但是他却高兴不起来了。

  原计划是一波流直接横推东北的日伪军,彻底光复了东北。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

  每打下一个地方,就需要留下一定的部队来维护地方治安,这样一来就使得前线推进的部队越老越少。

  看这个节奏是乎是推进到齐齐哈尔到哈尔滨一线,部队就要停下来了。

  一方面是前面说的那个情况,还有一方面的是部队连续作战,体力下降厉害,疲劳作战风险太大。

  还有一个问题是,部队推进的太远,空中支援越来越费劲,一旦失去了空中支援,我地面进攻部队很容遭到日伪军的伏击,一旦发生那样的情况,那么我们的损失就大了。

  黄志勇还有一个揪心的问题就是,如果部队推进太快,就会造成地方工作人员跟不上。

  5月底,东北军区部队主力一路推进,先后占领了大连、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

  当即所有的进攻部队转入休整。

  同时,航空纵队主力立即转场到吉林、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三座城市。

  在稳固已占据根据地的同时,铁路运输线首先被接管,延长油田生产出来的燃油,沈阳兵工厂生产的重磅炸弹源源不断的送往吉林、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三座城市,主要是这三座城市的机场。

  如今,黄志勇的轰炸机几乎都进驻了这三个机场。

  下一步,东北军区部队的主要作战目标就是靠近苏联以及蒙古边境的那些要塞,传说中的满洲17要塞。

  部队休整的时间估计1个月,这段时间前线军队的主要工作就是恢复性训练。这一个多月高强度的作战,使得战士们身心俱疲。

  后勤部队的主要工作就是把下一阶段的作战物资运送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前线城市。

  大量拥有管理城市经验的工作人员从华北各大城市紧急抽调,派往东北新占领的城市,建立起城市的管理体系,尽早结束这些城市的军事管制。

  同时,早已待命的大量地方工作人员在紧跟在攻击部队的后面,在留下的守备部队的帮助下,迅速展开地方工作。

  想必一个月的时间,这些经验丰富的地方干部定能顺利接收这些地方的工作,并能顺利的展开。

  地方人能顺利展开工作的前提是建立一支可靠的地方武装。

  有了武装力量做后盾,什么工作都是很好开展的。

  作为一名军事将领,黄志勇有的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