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0章:齐楚纷争(九)许君丧礼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诗曰:不吊昊天,乱靡有定,诸侯交兵,闻丧则止,礼也。

  因为许君意外之丧,诸侯大军伐陈之事只能再往后延,一切以治丧为先。

  齐国为显示“顺我者昌”之意,还特地派出使者快马加鞭前去王畿请示周王室,希望能以“殁于王事”的说法,将许君姜新臣的葬礼规制再加二等,以侯爵之礼下葬。

  若是周王室同意了此事,便也代表此次军事行动是得到王室认可的,齐侯率诸侯联军出征便有了代天子征伐之意,请示周王室便也有这个试探意味,标榜自己是王师。

  而陈国因为自己的小利而阻挠王师行进,这也给齐国提供了征伐它的理由。

  许是料到周王室日后还多有仰仗齐国之处,在这种事情上应该不会刻意刁难,因而管仲却是让人先行将葬礼的准备工作皆按侯爵的规制操办起来。

  果然,半月之后,使者传来了周王室的准信,周天子果然应许了此事,还特地派了自己的臣子前来吊唁。

  《礼记·王制》: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

  因为交通的落后,往来吊唁的使者在路途上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往往需要停棺很久才能下葬。停棺如此之久,尸体的保存自然成了大问题,所以《周礼》中便记载有专门的冰人一职,《诗·七月》也言“二之日凿冰冲冲”。

  同时对亡者的称谓也因阶级高低而有所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诸侯薨,同盟至,也就是说交好的诸侯及各国大夫都来吊唁就可以了。而如今更许国交好的诸侯联军也都在,所以这到也省时省力了,不用再往各国报丧,来回奔波。

  将许君姜新臣的尸体以冰块冷冻,送归许国后,齐侯也亲自率领着各国诸侯和大夫,前往吊唁。

  来到许国后,齐侯先从许国的诸多公子中指定了一位靠向齐国的新君,名为姜业(许僖公)的公子,让他作为此次治丧的主理人。又对他好生勉励了一番,算是表示对他即位的支持,也免去了许国诸公子争位的内乱之忧。

  从此,新的许君姜业便为齐侯马首是瞻,之后的多次诸侯联军,许国国力虽弱,却都有参与其中。

  在齐侯的支持下,新君姜业压服一众叔伯兄弟,得以以继承人的身份正式主持了国君的治丧仪式,接受了各国诸侯、大夫们的一一吊唁。

  于正自也跟着卫君姬辟疆一同去了,望着躺在棺椁中的姜新臣,也就是许穆夫人的丈夫,于正却是一刻也不想多待。

  不是对他有什么意见,而是因为灵堂之上不时飘来的那一股腐臭之味,令人作呕。

  没办法,伐楚的战事从春季一直延续到了夏季,所以如今正是一年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