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章:诸侯之路(十二)守堡决心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凡守城,一要粮足,二要心齐,三要有兵,四要有援,五要有险可守。

  很不幸,这些条件敖氏几乎都有。

  围楼石堡本就是日常的屯粮所,粮秣充足可供一年所需;民众们聚族而居,为守护家园而战,人心也齐;精壮虽不多,但是几乎全民皆兵,男女老少齐上阵,也算兵源充足。

  援军方面,敖氏几座围楼堡互为犄角,可相互支援,更有山林游击队不时出没,外援未绝。而围楼石堡的修建本就是一险,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外围墙体上只有一些不大射击孔洞,足以抵御外敌入侵。

  可以说五条“守城要诀”,敌方敖氏都占了个齐全,这让于正如何不头大,看着敖氏这前后五座堡垒群可是愁坏了。

  后世这类围楼在后世号称是“土匪攻不破,日军绕着走”的存在,绝不是浪得虚名的。

  很明显,在敖氏这些山民眼中,于正这伙人就是穷凶极恶地侵略者,他们既是为郑国而战,也是为自己的家园而战。所以黑山军接连发动了几次攻城作战,在堡丁们的顽强抵抗下,却是徒损兵力,得不偿失。

  城中守军打退了黑山军的进攻后,几座围楼间还互相唱合起了山歌来,相互鼓舞打气,以示对胜利的庆祝,这等行为更是让于正等人恨得牙痒痒。

  歌曰:“山中有楼,楼中有天,圆中连着方,方中连着圆,乡里四邻一家亲,同居天圆地方间……”

  看着墙上染红的鲜血,还有受伤将士们的声声叫唤,不少家臣们都感觉到,此战的艰辛程度恐怕会出乎他们的意料。

  围楼内的守城民众虽然胜了一阵,但仍不敢大意,透过围楼墙上的射击孔,张望着城外的动静。

  见到受挫后的黑山军队退后了几十步,他们的心中稍稍舒了口气。不过看其退走时仍然井然有序的样子,便知道此战还远未到完结的时候。

  “父亲,那位大旗之下,身着发光宝铠之人想必就是那贼首了,那位提炼‘恶金’制出‘精铁’的于正大夫。

  邘氏能有此人物,也算祖上积德。不但积累起了近万大军,军中武器铠甲之犀利完备也足以傲视各国。黑山之富,可见一般,难怪能一路攻城掠地横扫各家。

  不过最终还是折损于我敖氏堡垒之下,此番定让这些人见识一下,我敖氏可不是暴氏、邬氏那样的软骨头。”

  从围楼孔洞中往外看去,一片红白大旗迎风而立,上绘一个偌大的“邘”字,显得格外威压,其下便是威风凛凛的于正,正骑于马上指挥着军队。

  汉字本就是象形字,更何况春秋时期的甲骨文更是形象,所以这“邘”字既是文字也是图腾。

  旗帜下,密密麻麻的都是身着皮甲或铁甲的黑山士兵,他们手中的武器皆是锻铁打造,闪亮的兵刃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射出夺目的光芒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