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侵攻复土(十九)家臣会议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正浚邑招贤的场面可谓盛况空前,有文采之士见之,便诗兴大发,特意为此事赋诗一首,名曰《干旄》,赞扬了卫国大夫浚邑访贤一事。诗曰: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1

  于正却是从手下口中闻听了此诗,当场便被雷得有些震惊和无语。自己这是继《清人》和《载驰》之后,又无意中见证了《诗经》中《干旄》一诗的诞生?

  难道这就是自己作为后世语文老师的穿越福利?

  不过前两次,他是作为《清人》和《载驰》两诗的旁观者,如今这首《干旄》,他确是实打实的主角,说明他在这个时代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过后世解读此诗,仍旧颇有争议,一派说这是“卫文公来到浚邑招贤纳士的场景”;另一派则说这是“曾任卫国大夫的于正的访贤之事”,两派争论不休。

  ……

  此次招贤纳士,算上于正提拔的三名军伍之“士”和六名纳贤之“士”,于正的家臣团又再一次壮大了,一下子达到了十四名之多。

  不是于正不重视军伍之“士”,而是招贤之事只能偶尔为之,但军伍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记功体系,通过积功的方式能不断涌现新的“士”人。

  于是,于正便在浚邑的城主府中,再一次召开了全体家臣大会。

  “参见主君!”

  十四名家臣恭敬地下拜行礼道,这场面倒也有些小壮观,不免让于正心中暗暗得意。

  诸君请起!于正装腔作势地言道。

  众人起身入座。

  武臣之中,还是以西门吉为首,上次他虽然出言拂了于正的意,但毕竟是自己从邘邑带出来的老臣子,放在清朝也算得上是“潜邸之臣”了,却是还要再给个机会的。

  所以于正只是言语上敲打了他一番,实际却并未做出任何处罚,以免让手下人做出错误判断,使得西门吉在管理步徙的时候不好服众。

  文臣之中,仍以计察为首,如今又添了端木容作为辅助。于正见这端木容颇有商才,便命他负责掌管军中商旅诸事。

  如今匠营出产,有牙刷、纸张等物,需要对接各地的商人,将这些产品行销各国,推向贵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军中非常重要的一笔军费收入。

  之前计察负责的时侯,事务太多,根本管不过来,只能等商人们主动上门来进货。如今有了端木容专人负责此事,想必军中的贸易收入也能更上一层楼。

  于正也曾细细问起端木容的家世,他言自己祖上确乃鬻熊之后,西周末,祖上端木舒一支,随平王东迁而来,仍仕于周。后来家族中仕途渐渐断绝,便有族人开始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