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6章 册封太子_清穿之福晋好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雍盛四年三月初,弘曜、弘旸、弘晗再次出海,这次跟他们一起去的,还有弘昭四人。

  当初弘昭他们要跟着弘曜几人一起出海,乌那希以他们年纪小阻止了,还说等他们十五岁之后再说,现在弘昭四兄弟就用这个由头来找乌那希,话都说出口了,乌那希自然不好再阻止,只能一再叮嘱他们在外小心。

  三月下旬,胤禛下令全国主要道路全都修成水泥路,依旧由胤禑和胤禄负责,银子由户部拨,户部的官员心疼得面目扭曲,哆哆嗦嗦的说国库这些年虽然收入颇丰,但是一下子拿出怎么一大笔银子,恐怕会捉襟见肘。

  胤禛却说这笔银子也不是一下就全部拿出来,因为修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国库来说压力不大,然后又说道:

  “朕准备开始筹备出海贸易之事,此事一旦开始,就需要大量的商品,仅京城一地肯定凑不齐船队所需要的商品,把路修好了,各地商队来往更便捷,船队准备商品就能更快,诸位以为呢?”

  大臣们一听胤禛要开始筹备出海贸易了,态度瞬间就变成:对对对,皇上您说的都对,臣等都支持,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不就是修路吗,修!马上修!

  于是浩大的修路工程开始了。ωωχsΠéω

  五月初胤禛又下令,非大清的人不能再入朝为官,以后大清不能有外国官员,外聘也不行。以后凡是踏上大清土地的外国人,都要遵守大清的规矩,若是犯了错,可不会因为是外国人就从轻发落。

  鉴于八旗子弟训练效果喜人,胤禛打算把这个方法应用到所有读书人身上,不过这事儿得一步一步来,否则容易引起读书人的反弹。

  于是六月初,胤禛下旨,已经取得功名并且想要入朝的为官的读书人,都必须先去军营参加训练,也说明训练的目的是让他们身体更强健一些,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百姓服务,训练强度不会太大,军营也有专门的藏书阁,不会耽搁他们读书。

  等过几年时间,读书人都适应了这个规矩,就改成凡是想要参加会考的书生,都要参加训练。

  这些政令同样被刊登在报纸上,传递到大清的各个地方。

  雍盛四年就在朝中上下的忙碌中过去,胤禛和大臣们全都连轴转,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术,但这个想法也只能在梦里才能实现。

  雍盛五年五月初,京城一东一西出现了两座名为图书馆的建筑,里面藏书无数,从孩童的启蒙书籍,到名家著作,只要你想得到的,这里全都有。图书馆免费向百姓开放,但是要好好爱护书籍,如果谁损坏了书籍,那以后就再也不能进图书馆看书。

  这里顿时成为了读书人心中的圣地,每天都人员爆满,等百姓的新鲜劲儿过去了,人流量才渐渐稳定下来。

  雍盛五年十月中旬,出海的弘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