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七章对策_假太监能有啥坏心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人最重什么?答案是名节

  套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不管多牛叉的人物,都必须站到道德最高点,不然早晚会成为千夫所指,最终身败名裂

  除掉沈王,陷杨佑与被动,接下来就是道德绑架

  而一旦让敌人所有计划顺利实施,即便杨佑为百姓做再多好事,也一样会被这个时代抛弃

  所以,杨佑的反击,就是以彼之茅、攻彼之盾

  “听说了吗?沈王自焚这事,没那么简单...”

  “哦!怎么个不简单,说来听听...”

  “杨总管想给朝廷减轻负担,让那些藩王自食其力,节省下来的钱粮,都分给百姓,可藩王们不干了,又不敢公然对抗杨总管,就偷偷害死沈王,对外却宣称是被杨总管和朝廷逼迫死...”

  “你只说对一半,沈王之死,确实没那么简单,但并非藩王们所为,而是女真人干的,众所周知,杨总管在关外把女真打的落花流水,现在又入主了司礼监,女真人对杨总管又恨又怕,偏又无可奈何,正巧杨总管在推行新政,所以就把这事利用上了...”

  “还是这位兄台说的最贴近事实,不过据我所知,真正害死沈王一家的,其实是那位不甘心的九千岁,你们想啊!他从权倾天下,一夜之间众叛亲离,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他能不恨杨总管吗?可杨总管有官心、民心和军心,正常手段根本扳不动杨总管,但若再来一次靖难...”

  “哦...有道理、有道理...”

  靖难这个词是禁语,虽然说话那个士子及时收嘴,到其他听客,却无不做恍然状

  诸如此类的言语,也不知道从那传出来的,反正很快就像今冬的寒风一般,迅速刮向大江南北

  这么严重的流言,很快就传到朝堂上,而且锦衣卫和东厂调查出来的“证据”,竟还似是而非地指向江南某位藩王,就是跟杨总管毛关系没有

  “诸位大人,太后懿旨,招信王殿下进京...”

  “顾大人,下官听说,九、魏忠贤最近经常出入信王府,这怕是于礼不和吧!是不是该请旨太后,将魏忠贤也一并招进京问话?”

  内阁议事中,顾秉谦话音一落,兵部尚书田吉就接口道

  这两货都是魏忠贤曾经的狗腿子,倒戈之后,却也是最希望魏忠贤早死的主

  听田吉这么说,顾秉谦向他投去无奈的眼神,显然在说,杨老大不发话,我说有个屁用

  倪元璐干咳一声道:“诸位大人,杨总管有个建议,就是希望尽快平息此事,所以下官建议,先在死牢找几个人把此事担下来,同时昭告天下,平息百姓们的疑惑,然后在原沈王府的位置,给已故沈王建祠,让沈王一家享受后人的香火...”

  倪元璐这番话,顿时引来一片异样的眼光

  话说,这么龌龊的事,也能拿出来说吗?你这家伙怕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