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薅羊毛_大隋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昭特意在崇德馆的先生们,授课前两刻钟赶来,就是为了给栋梁们发鸡腿。

  百草园的畜舍,早在数月前建好后,他让黄喜领着内侍去集市上买的鸡苗,便已开始圈养。为了让小鸡长得快些,他还特地让内侍们按照他所说的办法配饲料。比如按比例加入一些小粒劣质的麦子,另有豆类,骨粉之类,淹没混合,以期促进鸡畜成长。

  除了尝试做出一些饲料,杨昭也有在百草园那块田地里,实验无机肥料。其实自战国,再从秦汉到当下,农人种植作物的肥料种类已经很多,如用畜粪尿、蚕粪、杂草、草木灰、豆萁、河泥、骨汁等物,都能用于促进生长。五十多年前,贾思勰更著作《齐民要术》一书,时下乃为大隋农事方面的指导性教材,更有详细描述。

  可要说起肥料历史性变革,还要看宋代,即产生了无机肥!

  有机肥料的产出,数量终究有限,而以石灰、石膏、硫磺、食盐、卤水为代表的无机肥料,却完善了其中缺陷。

  诚然,雏鸡想要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长大出栏,在大隋民间,多以虫草为自然育养的情况下,以品种可能性太小。但在杨昭让黄喜等侍从们的研究记录下,百草园圈养的土鸡,四个月差不多已经长到普通鸡七八个月间大小。

  随着收购来的麦粒制成之饲料用了一大半,借今日的机会,杨昭果断让人宰了部分,鸡腿则做成鸡腿,一些鸡肉煮成鸡汤,以供午食,算是他河南王犒劳功臣,包括崇德馆的牛弘等先生,人人也有份。

  这便导致,崇德馆内,一整天都飘着鸡肉香味。

  等到课业结束,下午议事的时候,于栋梁们期待眼神中,杨昭说出了他的事项安排。

  “大王准备组建一个戏剧团?并于半月后,展开演出,邀请城内大户做一次募捐活动?为一些郭城外的老弱病残,食舍粥食,赠送一些布衣?

  在无忌看来,此事可行!”

  长孙无忌站起后,率先出言认可道。

  上个月,还有上上个月,以京兆府为发起人,大兴城也组织了两次捐衣活动。崇德馆内的栋梁们,在杨昭号召下,且将家里的旧衣服全都拿了出来,以崇德馆学子名义,捐给了京兆府衙,以便分发给少衣的普通黔首百姓家庭。

  这次官府组织之事,按照杨昭后面给皇祖母建议那样,京兆府经过统计后,还给捐赠最多的家户与朝内机构,颁发了铜制功德牌。像杨昭等人所处的书舍内,就挂着一枚。

  栋梁们见此,莫不有成就感,因是共同努力争取的,也更为团结。

  长孙无忌刚说完,宇文士及等人,也纷纷出言献策。赵集一听大王杨昭要做好事,坐在最后一排,出奇的没有反驳挖苦一应奉承的同窗,甚至还提出了选址安全问题。

  一应栋梁,很快达成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