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4章 小冤的故事_开局直播毒鸡汤,差点笑死观众王世风蒋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部正常的影视作品创作周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冗长。

  只要剧本完善,导演正常,演员正常,后期正常,那么一部商业类都市题材两个小时以上的电影,拍摄周期最长时间不会超过七天。

  文艺类电影的拍摄周期长,主要是因为导演不正常,通常一个镜头要翻来覆去的推翻,还要临时修改剧本,所以制作周期会拖很长。

  但是商业类电影就不一样了,只要按照计划表的周期拍摄即可,同时对演员镜头要求也并不高,能看就行。

  一部号称拍摄周期超过三个月的电影,其实大量时间都浪费在演员的调控分配上。

  因为正常一个有咖位的演员,同时轧戏两部以上都算是良心演员了,更别说流量类演员,不但要同时拍摄2~3部电影电视剧,还要抽空录制综艺。

  比如一部电影,正常有800~2000个镜头左右,特别优质的电影或者特别较真的导演可能会有超过3000个镜头以上,每个镜头3秒钟左右,主演大概占据三分之一左右的数量。

  也就是说,正常拍摄,主演的戏份,只要演技在线不是那种一ng就n一天的水平,主演的拍摄时长最长,不会超过1000分钟,也就16个小时,就算每天工作3个小时,一个星期也能拍完了。

  但是因为轧戏的存在,那么这拍摄周期就会出现无数变数,而且任何‘突发状况’都会拖延拍摄进度。

  比如演员a同时轧戏2部,即便剧组离的近,最快也要有隔天拍摄的情况,因为a是主演,那么所有配角的镜头也要配合主演的时间调整,这样一来,基本上属于,开工一天,休息三天的情况。

  如果演员b也轧戏,那么这个周期又可能会因为各种情况各种拖延,这就是目前影视圈的商业常态。

  效率极低,所以变相提高了制作成本,浪费了许多资源。

  但是,却降低了‘产量’,给观众一种‘物以稀为贵’‘我家哥哥拍摄好辛苦’‘给你一天十万,站在太阳底下拍戏你干不干’‘艺人就应该多赚钱’这种奇怪的错觉。

  但是实际上,如果没有这种情况,那电影的拍摄周期其实并不长,比如一些网剧剧组,因为演员都没名气,不需要轧戏,所以基本上一周一部,算上后期,半个月上映一部网络大电影完全不是问题。

  虽然都在诟病这些网大‘粗制滥造’,但实际上对比院线电影,抛开大导演,大明星的滤镜加成和后期制作成本,这两者之间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反正...都很烂。

  但是即便这样,在网大电影中,也会时不时冒出鬼才导演,质量碾压院线电影。

  所以拍摄周期和作品质量,其实没有太大的关联性。

  并不是拍的时间越长,电影质量越好,真正决定影视作品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