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8章 两封信,一个答案_寒门巨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欣慰的,是他的心态倒是平和了许多,不再怨天尤人,反过来劝说李凌不要因为受到挫折就做出什么傻事来,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而且据萧承志所说在年前,他和皇帝还见过一面,虽然父子两人并没有因此就尽释前嫌,但也总算有了一些改观,总比一直僵着要强得多。然后守孝的时候,孙璧就练练武,看看书,尤其是兵书什么的,现在对领兵作战一事倒是有了新的见解和提高。

  至于萧承志,在京城倒是过得颇为滋润。

  一开始,他在京城只是和一些勋贵子弟一同读书,而他豪爽仗义的性格居然真就和这些相似出身的纨绔子弟们打成了一片。倒是皇帝真让他学的什么经世礼义的东西,他没能学进去多少。

  所以等到去年秋季,确认他不是读书的料后,皇帝索性把他又丢进了军营历练。这一下,却让萧承志如鱼得水,在军营中混得风生水起,短短时间里就结交了不少朋友,与其他勋贵子弟一比,他这个定西侯世子居然也算不错了。

  也是靠着这些经营出来的人脉关系,萧承志才能对朝中变化有所掌握,知道了闻铭和江南的种种事情。不过他对什么重编民册这样的大事还是有些懵懂,所以信中更多就是随口提提,让李凌放宽心罢了。

  读过两人的来信,李凌也只能苦笑,不过还是为两个兄弟眼下还算安稳的境遇感到高兴。随后又想着何时大家还能共事,还能跟在西南时那样联手,又是一阵唏嘘……

  这样的情绪,在几日后,徐沧回信送到,才再次发生了变化。在看完他那厚厚的一沓信后,李凌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事情,已无可挽回,走向了最差的结果!

  作为朝中官员,哪怕只是翰林院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徐沧对朝中发生的事情的了解,以及对其背后隐藏的含义可要比那两位详细和透彻得多了。

  “腊月十一,京中有人散播江南之乱其实是官逼-民反。是因为闻铭平日过于苛刻待民,使百姓生活难以为继,才让罗天教逆贼有有机可趁,方有连番之乱。”

  “腊月十三,有御史台数名言官弹劾闻铭种种不法事,被陛下驳回。然次日,又有十数名言官上表弹劾,言说他有意搅乱江南局势,才会提出重编民册之事,陛下依旧驳回。”

  “两日后,十五日,弹劾闻铭者达三十七人之数,且不光为言官,也不只是江南官员,直言其狼子野心,欲在江南行不轨之事,为朝廷修民册是假,为自己邀名是真,陛下将之发回政事堂,由宰执人等商讨其功过。”

  “十八日,又有超过三十名官员上表弹劾,直言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今之闻铭,便是江南之庆父……次日,相关弹章再上,而联名要罢闻铭之官者,数字更是达到了将近百人,大势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