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八章_我用种田帮反派稳定边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八月中旬,天光正好,今岁粮食的丰产让所有人都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之下,百姓们望着自家满满当当的粮缸乐得合不拢嘴,官员们则心花怒放于已经可以预料到的翻倍税收,能让自己的政绩再添一笔。

  穰穰满家,时和岁稔。

  但总有些事情,就是会在平和的日子里猝不及防地袭来。

  卫蓁到前厅的时候,燕景云已经在等着了,同时,厅内还站着两位面生的官员,其中一位手持宽约十寸、明黄色的绫锦——他们即是来宣读圣上旨意的。

  见卫蓁到了,那位官员展开了手中的绫锦……

  他的声音充斥在空气中,快速而响亮。

  厅堂内明明还是那样的宽敞,却无端让人感觉到压抑。

  旨意通篇听下来,内里修饰用语很多,但主题明确,言说圣上病重,本应召仪安公主回宫,但因路途遥远,奔波不易,圣上体恤公主体弱,因而让其留在凉州为父祈福,镇北侯燕景云代仪安公主回京探望。

  说直白点,不过是拿卫蓁作筏子,要燕景云进京。

  两个负责宣旨的官员见他接旨,然后急匆匆地就离开了,生怕晚一步自己的性命就像那道圣旨一样被留在侯府。

  那道圣旨的颁布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之后的短短两天里,共有六道圣旨先后下达镇北侯府,不同的传召官来了又走,他们用不同的声音传达着一个相同的指令——召镇北侯燕景云回京。

  好在眼下镇北侯看着还算冷静,他们得赶紧离开西北地界,最起码得赶紧撤离凉州才行。

  哪怕太子监国,他是没有权力下发旨意的,这道圣旨无疑是皇帝的手笔。

  当时皇帝的旨意出来后,整个内廷你推我我推你,没人愿意去往西北颁旨,就怕圣旨宣读完毕,镇北侯大怒,当场起兵,宣旨人就是个拿来祭旗立威的下场。

  “你是到底是怎么想的?”

  可是,皇帝有没有考虑到,燕景云如果离开,又会给西北边事带来怎样的变动?

  毕竟,匈奴一直在旁虎视眈眈,即使最近大半年左右贤王沉湎于内斗,但春种秋收时节的小规模劫掠一直都是存在的,今岁诸郡收获颇丰,匈奴人会不会眼馋?

  要等什么他没说,但卫蓁很快就亲身感受到了……

  宣旨的官员走后,燕景云送卫蓁回房,卫蓁有意问问他的想法,可一路上,燕景云都默不作声,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到了屋门前,卫蓁才终于问出口。

  只怕……这次皇帝召他入京,就没打算让他活着回来。

  在皇帝病重几个月后,突然下达的旨意却是这样一条消息,是否说明皇帝的身体真的已经不行了,而在他弥留之际,他要解决掉让他忌惮了许久的燕家,既是为了结他的心事,也是为继任者扫平可能存在的隐患。

  卫蓁还在整理思绪,身旁的燕景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