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五章_我用种田帮反派稳定边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与匈奴进攻居延和毛卜剌堡的屡屡失利不同,燕景云的奇袭可以说是异常顺利。

  他此行一共领兵一万三千人,除自己本来带走的六千骑兵外,又在北地郡整合了六千人马,后来行至定襄时,又从卫槙准备的人手中抽调出一千人,准备作为塘骑布置在大军四周充当耳目。

  除援军外,在定襄候着的,还有一个长着分叉眉的男人。

  这个人同样是安插在匈奴内部的探子,然而他与须卜挛相关的暗线却并无任何关系。布置在匈奴内的暗线,每一条都是互相独立的,彼此并不知情。

  对燕景云而言,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的保证探子本身的安全,也可以用来验证消息的准确性。

  分叉眉来此,主要承担一个向导的作用。

  漠南的草原极为广袤,加上水草丰美的缘故,大大小小的部落分布在此处,因部落本身的地盘意识,每个部落之间相隔甚远,消息传播不便,这点无疑为奇袭的成功提供了可能。

  但草原的广阔也有其不利之处,没有长时间在这里生活过的人,很难分清楚方向。如果连方向都分不清,连部落都找不到,所谓奇袭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因此,向导的存在是极为有必要的,分叉眉的作用就在于此。

  进入草原后,一千塘骑散去,散布在四周警戒查探。

  因为匈奴的不安定,大周的盐铁茶叶等生活必需品向来是禁止对匈奴交易的,而这些东西匈奴本身并不生产,在两方关系愈发紧张的情况下,大部族还能有途径弄到手,可小部族真的是毫无办法。

  对于他提出的照料马匹的请求,确实有用,但是燕景云不可能当即答应。

  燕景云想了想,让大军修整一刻钟,他顺道见了追来的小部落首领。

  有意思的是,他不在意小部族,可小部族却颇为在意他。

  “你们是周人吗?是要对匈奴用兵了吗?我给你们引路,帮你们照料马匹,我的部族能否迁到关内?能否和周人互市?”

  塘骑注意到这一奇怪的举动后,上报给燕景云。

  对于不影响大局的小部族,燕景云是不放在心上的,只让人通知援军,注意那些小部族动向即可。他的重点主要放在左贤王部本部和领地内的其他两个大部族上。

  尽管一路上尽量找人少的路绕行了,可多少还是会碰到几个小部族。

  分叉眉在前引领,大军往左贤王本部疾驰行去。

  就在今天,老天回应了他,把机会塞到了他手里……

  以前还能指着那些看重利益的商人私运货物过来宰他们一笔,可现在这种人也越来越少了。他们部族迁移了好几次,不是为了寻找水源,而是为找到那些手里有盐的商人。

  当骑兵从远处疾行而过,远远看到的小部落人在反应过来后,甚至会骑上族内最快的马来追他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