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盖房提上日程_我的回塑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华一带人们过冬更喜欢烤炉火。

  老周家也不例外,哪怕现在是在太平的铺子里,门脸里间也是烧了个蜂窝煤炉子。

  比起现在时兴的电烤桌等之类的方便烤火用具,炉火的优势是热度会往整个房间扩散。

  周宽跟着陈文茵走进里间,一下感觉到了与门脸外间的温度差异。

  ‘嘭’一声,房门将外间的风也隔开来了。

  搓着手在火炉旁坐下,双手前伸至炉火上方,热浪上涌,周宽不自禁嘶呼嘶呼的吸气吐气,浑身一下松快了许多。

  陈文茵在对面落座,很是感叹的说:“时代发展飞快,这高铁一坐,在羊城吃了早饭还能回家赶上午饭,要是高铁能通到太平,以后来来回回不要太方便哦。”

  闻言,周宽忍不住笑了下:“还真不是没可能,以现在国家的发展速度,指不定过两年高铁网络就遍布全国了。”

  在里头开始忙活午饭的周远初搭腔说:“说在太平是有点开玩笑,估计南丘还真有可能,衡阳、株洲现在就设了不止一个站。”

  毕竟经营的业务与火车票有关,陈文茵、周远初对高铁、省内站点等信息还比较了解。

  周宽只是笑笑,没再搭腔:“……”

  因为他知道,将来在距离太平街面上不到两公里远的地方设立了一座高铁站。

  虽然途径线路不多,但还是有南下直达羊城的车次……

  “……”

  菜刀与砧板碰撞得丁零当啷。

  周宽听着陈文茵远比以往要更加东拉西扯的家长里短。

  在陈文茵的生命中,这是她第一次间隔如此之长的时间再见到自己的儿子。

  四个半月还有多。

  季节都从盛夏走到了寒冬。

  不多时,菜端上饭桌,陈文茵一手拿筷一手拿碗,望向周宽,招呼着说:“尝尝看,家养的鸡鸭鱼肉都来了,在学校怕是不好吃到。”

  “那是那是。”周宽连连表示认同。

  一旁周远初补充着说:“特地做的口味菜,味道还是可以的。”

  老周家或者说大多数农村家庭里都有一些朴素的饮食营养观念,像是鸡、鸭一般是以汤、炖为主。

  现在是例外。

  在父母的注视下,周宽只好先动了筷子。

  见状,隔着一张饭桌,陈文茵一筷子挑起鸡腿塞进周宽碗里:“这个炒鸡就是要大火,你爸爸炒出味道了。”

  “……”

  一顿午饭很快吃完。

  陈文茵塞了杯泡好的热茶到周宽手上。

  从衡阳下车到现在这三个小时里,无论是周远初还是陈文茵都没有立马提及周宽的大学生活。

  或许两人没听过诸如‘饭前不训子’之类的话,但他们的做法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就像前世周宽冷不丁整出来大几十万负债,陈文茵、周远初也没有太多抱怨。

  “……”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街面上行人不多。

  多数店铺都冷清得很。

  店内福彩、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