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5章 猫耳洞的防御力_亮剑从掷弹筒放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猫耳洞的防御力

  刘秀看到李云龙给自己敬礼于是也连忙回礼,此时李云龙看着从三十多架旋翼机上下来的百多号人也是有些不解的说道:

  “上面不是说给我支援吗?你这么就带了这么点人过来了!我说咱老李在独立团的时候也没有带你不薄啊!”

  而此时的刘秀可没有心情和李云龙在这里闲谈了,刚刚旋翼机在天空的时候,刘秀就已经看到楚云飞那边的炮兵阵地都已经在展开了。

  如果这边在不做点什么就已经来不及了,而刘秀刚刚在天空中的时候也看了李云龙这边弄的战壕阵地,说实话李云龙的这个阵地战壕对付重炮不多的小鬼子冲锋还行。

  但是现如今楚云飞手里的重炮那可是小鬼子火力的好几倍,光是一百五十毫米的重炮刘秀居然都没数过来。

  因此李云龙还拿这么普通的战壕糊弄那不出事才怪。

  也难怪一场仗打下来李云龙上万人的队伍就只剩下三千多人,伤亡都达到三分之二了!

  所以刘秀要在楚云飞的重炮轰击到来之前让李云龙二狮的战士们迅速的把普通的战壕变成猫耳洞战壕!

  因为这种猫耳洞战壕对于大威力的重炮轰击的抵御力是普通战壕的几十甚至是上百倍!

  当然这个猫耳洞最先出现的则是在援鲜战场上的,其主要是为了对付米军的重炮以及飞机的轰炸用的。

  在援鲜战争初期,援軍大多打运动战或者遭遇战,所构筑的工事以野战防御工事为主,这种工事的特点是构筑迅速,利用地形和简单材料即可完成。缺点是无法抵御重火力轰炸,往往是敌人一轮炮火过后,所有掩体被摧毁,战士们只能趴在弹坑里作战,隐蔽效果极差。虽然构筑了以土层为主、用木头加固的防炮工事,但在敌人强大火力面前仍然出现工事被毁,里面人员伤亡的情况。

  到了五一年的时候,敌人发动了夏季、秋季两次大规模攻势,援軍野外工事防御能力薄弱的劣势凸显,在敌军火炮与飞机的打击下伤亡较大。援軍当时还没有足够的重武器与敌军作战,部队发动群众智慧,学习防御炮火的方法。起初战士们在交通壕内挖掘“猫耳洞”,在交通壕壁上挖宽一米、深一米以上、顶部两米以上的单人防炮洞,经测试,一个营的阵地利用猫耳洞可抵御两千发至三千发炮弹的轰炸。

  但是猫耳洞还是难以抵御大口径火炮的轰炸,战士们为此继续发掘新的掩体。援軍有个班的战士深处敌后,为了抵御炮火,将两個猫耳洞挖通,形成了一个马蹄形工事。越往山体内挖掘,顶部就越厚,抵御炮火的能力就越强。这一方法很快推广开来。

  最为突出的就是援軍一个阵地利用马蹄形工事,抵御音军炮弹两万发,以伤亡二十六人的代价毙敌七百余人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