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15章 祭海_鬼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钟老六答应一声,屁颠颠地去了,联系那些渔民中威望较高的老者,来安排明天祭拜海神的事。.

  毕竟钟老六年轻了点,祭拜海神的大事,他还不能独力主持。

  齐鲁大地,本就是孔子故里,礼仪之乡。所以,各种祭拜活动,也比其他的地方要复杂,程序繁多。孔子是干什么的?不仅仅是教书匠的祖师爷,也是专门讲礼的。走路睡觉吃饭,孔子都有讲究,席不正不坐,肉不正不食,这都是孔子的礼仪……

  受到孔老夫子的影响,所以齐鲁大地的各种活动,都是比较正统、比较复杂的。

  因为时间比较仓促,所以钟老六等人,几乎是彻夜未眠,才勉强安排好了第二天的活动准备工作。

  第二天一早,海滩上人满为患,热闹非常。

  这里的祭海活动,非常复杂,祭拜的海神倒是人尽皆知,龙王爷。

  祭海活动,也就在海滩的龙王庙前。

  用以献祭的三牲,早已经准备好,是鸡鱼和黑毛猪。猪早已经宰杀了,全身都被褪了毛,只留着脖子上的一小撮黑毛,红绸布在猪身上打结,又有红花带披挂在猪头上。

  供品出了三牲之外,还有蒸面馍馍。这是面塑工艺品,个头很大,一个都有三四斤。造型丰富,有仙桃馍、盘龙馍、圆花馍等各式花样。上面再用食用颜料加以描绘,看起来很逼真。

  祭品全部摆在庙前的香案上,再用黄表纸写太平文疏。

  因为以后的出海领头人是鬼道长,所以这次的太平文疏,由鬼道长亲自来写。落款也是鬼道长的化名,林白云,某年某月某日。

  这个太平文疏写好了,再写对联。

  对联也是鬼道长所写,先在龙王庙的两边写了对联:“海不扬波,水上太平。”

  然后又是五个单幅。

  第一个单幅,写好了贴在船队的第一条船桅杆上:“大将军威风八面”;第二个单幅,贴在第二艘船桅上:“二将军威风凛凛。”;再然后是第三条船,上面贴“三将军顺风相送”;

  然后头船的船头贴上单幅:“船头无浪行千里”;尾船的船尾与之对应,贴上单幅:“船尾生风千里行”。

  再然后,是跃龙门求吉祥。

  龙门是松柏的枝叶扎起来的,门为重檐式,非常高大,宽三丈高两丈。先用木杆扎好框架,然后用新鲜的松柏枝扎在上面。门头上悬挂匾额,两边是二龙戏珠和鱼跃龙门等图案的条幅,喜庆而又端庄。

  鬼道长领头,带着大家从松柏门下走过,意思就是鱼跃龙门,此后一帆风顺。

  再接下来,就是渔船列队。所有渔船,都尾相连排开,船头冲着大海,船尾对着海岸,下锚定位。各渔船彩旗招展,渔具、网具整齐地摆在船上,拿出准备出海的架势来。

  完成了这一切,渔民们才在龙王庙前誓,表示服从林大爷的指挥。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