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九章 自荐的剧组_林浩的电影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月1日,消息已然发酵。

  “林浩这两年的火爆程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不同于其他演员在影坛十数年沉淀和积累,从1999年10月才上映第一部电影的他,就已经在刚刚过去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影帝。”

  “这样力压众多已经成名演员的成绩,不禁让人们心生疑问,到底林浩是个什么来头?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成功呢?”

  “其实抛开现有的光环,林浩背后的成长经历也与多数人相仿...”

  ——《南方周末》张雪。

  《百花深处》在戛纳上斩获两项大奖,对于华语电影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也注定会影响很多后来者。所以等到第一波新闻媒体的狂欢进行一阵后,官方也出来夸了。

  热度可不止这些。

  后来,报纸上的专访,还有资深电影从业者们也出来评论了。也是夸,不过更多的是更细节和更深处的秘密,当然还有针对《百花深处》的更多东西。

  林浩多会玩啊。

  先把《百花深处》搞个提前点映,邀请这些人来提前观看。既给他们造就了满满的优越感,又给他们直接地震撼,再加上奖项的加持...

  夸啊,不过人家夸得就厉害多了。

  好比小白文写一些“XX虎躯一震,周身散发出王八之气,那一干敌人是纳头便拜,认作大哥。”之类的比较直白。

  这些文人雅士的,上来就是“我为什么会想夸一夸林浩,不仅仅是因为我看了他电影里的表演,而是其实我之前在评价他的另一部获奖电影的时候就有提到的:他是能演的范围,远超一般人想象。”

  看看,就这一句,点出了:

  我提前看了电影,我之前就有看好他,我的思想范围和你们不一样。这种话要放现在绝对一帮人再下面回你有什么可豪横的?

  但现在人家就吃权威这一套。

  你有个名头,语气越是牛皮,人家越是相信。总之这一轮下来,《百花深处》被吹得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哦拿奖了很厉害”,而是让普通人心里都被科普了“原来是这么这么厉害”。

  这些人的作用啊,就跟后来的“XX带你五分钟看《百花深处》”一样,只不过这种没剧透的故作高深,更显逼格和神秘。

  在这些人的吹捧和奖项加持下,国内目前林浩在文艺圈的地位已经疯狂飙升,人人都想搭上他的车——你就看《站台》有林浩拿评委会大奖,这次没了林浩就拿了个安慰奖,所以对比就出来了。

  只是这时候把,他们找不到人。

  戛纳电影节结束后,林浩并没有在漫天的报道和夸赞中回国,而是选择待在了法国一阵子。

  不是别的,《百花深处》谈卖片的事情,那是压倒了这个时候才卖出了最好的价格——谈钱的时候你懒得搞,收钱总要来吧?

  奖已经到了手,钱也要快到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