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一章 专业考古_林浩的电影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门,喝水,贾樟柯张罗着从角落里搜集出来一叠纸,这就是他的剧本了。

  林浩一接过来看:

  呵,就这一叠纸里,一多半还是自己的剧情部分。

  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贾樟柯一开始就只是来拍《东》的,结果到了这发现三峡移民这个历史性的大事,城市被拆除,数以百万计人们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很多个古城也被淹没...

  算得上是时代的巨变。

  而时代啊,浪潮啊,巨变下的人啊...

  正是贾樟柯喜欢的主题。

  于是立马搭建团队,召集演员,开始拍摄。说得上是一部什么,说拍就拍的电影?

  你听完也只能送他俩字,牛逼。

  也就是幸亏林浩看过成片,不然还得无语好一阵子。但确实这个本子也就特别少,也还是看得出贾樟柯赶工写了些情节,其余的,就集中在几个字上:

  烟酒茶糖。

  贾樟柯是从计划经济过来的,加上他的母亲之前就在烟酒公司工作,所以对烟酒茶糖特别熟悉。作为生活中最简单的物质基础,那时候却是要靠着发“票”才能买的。

  所以有感而发:

  他要用这四样链接剧情——因为赵涛的线和韩三明的线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所以靠着这四样物品,实现一个转场。而林浩所客串的王东明,就属于第三部分的“茶”。

  次日,又是晴天。

  林浩睁眼,迷糊了一会,才反应过来自己没在重庆,而是在距离重庆400公里左右的这么一个奉节县...的新城里。

  “嗡嗡嗡...”

  空调响了一整晚,好在除了这点毛病之外,就完全驱赶了炎热。比剧组的一些人好——他们住在现场的帐篷里。

  不知道有多热。

  就这么想着,林浩起身随手搭上根毛巾,打开水龙头开始“哗哗哗”冲脸。

  “呼...”

  《天下无贼》之后又有好久没住这种小旅馆,虽然毛病不少,但也基本的供给还是足足的。毛巾自己买的,牙刷牙膏梳子,一次性的包装,还是够可以的。

  “笃笃笃!”

  他抬头:“谁?”

  “我!我和王主任一起的!”

  王主任?林浩于是擦了把脸,大概收拾了下才开门。一看,除了贾樟柯,果然有个干部模样的人。

  “王主任好。”他点头笑道。

  “你好你好。”

  对方却一下子有些激动,但又想表现自己的领导风范,只能故作淡定地咳了一声,贾樟柯就赶紧介绍道:

  “正式介绍一下,这位是奉节县负责奉节县文化和旅游的王主任,王强,这位呢,是我们剧组的...”

  这时候,反应过来的领导一挥手:“我知道,林浩嘛,大明星。哎呀,这个小林你这么大老远来我们这拍戏,真是有失远迎啊...”

  “客气客气,主任进来说话?”

  林浩也不是第一次遇见这种事情,所以处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