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章 不同的角度_林浩的电影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月的京城已经非常晴朗了。

  或者说,很晒。

  而随着奥运给北京带来的热度,渐渐地街上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外国面孔,临近奥运会日期的高级酒店也早就被订购一空。

  加上街上四处都是各种造景,装饰,比如长林影业楼下就摆了忒大的五个福娃,所以连带着每天这里都有好多人来拍照。

  也不知道拍什么。

  反正一堆人挥舞着丝巾,迎风起舞的架势那是分外妖娆啊。

  也是了,刚下车的林浩就看了一眼,这么早就来京城玩还能看奥运会的,也就是退休的大爷大妈之类的,才有这个时间和财力,以及同样有时间有财力的姐妹。

  倒是第一次见的邓肯非常好奇:

  “哇哦,所以这是一个传统习俗嘛?挥舞丝巾拍照...噢!这栋办公楼,和纽约的差不多了,都很豪华啊!”

  “...这不是习俗,只是拍照习惯了。”

  他看着有些无语,又解释道:“还有你对中国印象怎么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呢?”

  邓肯点点头:

  “好吧,但我周围的人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现在是什么样,感觉你们出门还是靠人拉车的那种。”

  “...你要想体验,到时候带你去公园还可以感受一下。”

  说着,两人就上楼。

  邓肯还在心里默默纠结:如果不是传统习俗,那为什么这么多人拍照会如此统一呢?他在机场也看见过。

  但推门进去,立刻就摆出认真的姿态:

  不是别的,是着现代化的装修,让他感觉又回到了洛杉矶那些富丽堂皇的大厦里,去找投资人要钱的时光了。

  对于公司来说,《月球》算是林浩久违地在观影厅看自己的作品了。连带着,公司知道这次还有月球的导演邓肯·琼斯也过来,倒也新鲜。

  双方会面,握手,然后就觉得有些瓜怂的外国人也不过如此。

  接着了解了一下电影,成品97分钟,算是比较可以的类型。

  而不得不说,这要归功于请来的助手——邓肯的剪辑水平确实比较有限。对此他也心知肚明,所以动用了自己的关系,给找了比较知名的剪辑师协助进行相关工作。

  这就比他一个人剪辑好多了。

  既保证了作为创作者的核心表达,又能保证剪完不是一堆三四个小时长的东西。

  邓肯对此还是很感激的:因为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制,所以一般有大佬接手之后,导演基本上都是按照制片的意思再走。林浩这么信任他,也是比较少见的。

  额...

  我能说是因为我知道你原来的版本不错,所以才放心让你自己做的么?

  但林浩这边也是一直关注着邓肯的情况,大概进度也在跟进。都还不错,比想象中的好,就是这个最终的成品他还没见过。

  因为他看的时候还有很多不一样:

  比如说画面上特效没有做,配乐没有配,还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