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2章 勘探队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2章勘探队

  关于郑芝龙的最终解决方案,新出炉的曹游击,提出了“上中”两策。

  上策很简单,只有五个字“效汪直故事”。

  汪直是谁?

  汪直,南直隶徽州人,号五峰船主,嘉靖年间最著名的海盗和商人。

  著名的“种子岛铁炮”,就是汪直路过种子岛时,船上的葡萄牙人传授给种子岛大名的。当然,大名也不是白学,当时有送女儿陪睡。

  嘉靖中叶以后,明政府开始施行海禁政策。时任浙直总督的胡宗宪主张对汪直招安,双方起初洽谈愉快。然而当汪直放松了警惕,在西湖游玩时,却被时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所擒,随后被处死。

  以汪直被处死为标志性,事件,这之后就进入了历史上有名的“嘉靖倭乱”时期。

  曹游击现在也是这个意思:以招抚洽谈为诱饵,将老郑骗到福州城,然后一刀咔嚓完事。

  这个方法可以说是多快好省,环保无污染,谁用谁知道。

  至于老郑来不来?那是毋庸置疑的,看看曹游击自己就知道。

  除非老郑想一辈子飘在海上当游击队长。只要他还想招安,还想做正规生意,还想领一张官府发的工作证,他就必须过这一关。

  老郑是不惮于冒这点风险的:郑的本质是商人,他的思维方式和纯海盗不一样。

  历史上老郑曾经多次去敌对阵营谈判,包括有贸易争端的荷兰人,包括泉州知府蔡善继,包括熊文灿本人,老郑都是只带少部分人马去洽谈。

  当然,大部队也没法带。所谓的“XX亲率万千部众前来归降”,其实就和后世电视里签约一样,大佬装模作样在闪光灯前签几笔合同——真正的谈判过程早就结束了,这就是个仪式。

  如果在双方还没有谈妥的情况下,郑氏就带着所谓的大部队威压在泉州或者福州港外,那叫造反,不叫谈判。

  所以,曹游击提出的这个方案,是最稳妥的方案:老熊只需要表露出善意,然后接见郑芝龙,等此獠一进福州城

  然而老熊把这条上策给否了。

  关键词:坏名声。

  一刀斩了老郑,穿越众是爽了,但是黑锅又让老熊背了。

  尽管历朝历代官府都没什么节操,诱杀盗匪之事层出不穷,但是熊文灿明显不属于那种官场愣头青:当年汪直被斩,那也是二愣子巡按王本固干的,和一心招抚的胡宗宪可没什么关系。

  老熊还有更深层次的顾虑。

  一刀斩了郑芝龙是痛快,但是海盗们随后再推举出一个首领的话,又该怎么办?

  如果穿越众不像他们嘴上说的那么给力,平灭不了新海盗团伙的话,到时候老熊就彻底完蛋了——没人会和老熊再谈招抚,因为他诱杀了前首领郑芝龙,信誉值成负数了。

  尽管曹游击一再拿脑袋担保,只要郑芝龙前脚领便当,那帮乌合瓦聚的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