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5章 传信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5章传信

  第一支从永平出发的,是200人的农产品运输队。这支队伍是为了避免辎重太多影响到作战,从而派回天津的“反向运输队”。

  经过昨日的连续战斗,眼下在明国境内除了遵化一地还有鞑子外,其余地区已经全部光复。所以这支队伍会沿着西南方向径直穿过河北平原,一路无阻回到天津老校场。

  运输队这两百人,会给天津带回去超过两千匹战马,当然,还有马背上的反季西瓜。

  讲真,一边打仗一边往后方送这么多缴获战马的,大概也就是人数稀少又火力强大的穿越众了。

  两百里平原路程,运输队预计会在明日上午到达天津老巢。到时候,天津人民就可以见识到产自白山黑水的西瓜新品种。

  运输队走后,第二波出发的是一队官军。官军数量不多,刚好十个人。

  没错,就是官军。

  他们全体穿着崭新的大红色明军制式胖袄,头戴铜盆帽,一人双马,是再标准不过的明国军人。

  这队官军出了永平西门后,径直朝着正西方向去了。永平的正西方向,400华里路程后,是京城。

  两拨队伍出发后,一直拖到午后,干涉军的大部队才得以第三拨出城,目的地是三屯营。

  由于少了200人的飞虎营兵,所以大部队现在已经缩水到了450人。队伍还是一人双马,其中一部分后勤人员配备了三马四马。

  之所以拖到午后出城,是因为出现了突发事件:传说中的“阖城父老相送”。

  得知穿越众要走人后,还留在永平城里的大几千明人几乎全体出动,把各种挽留的感人套路都上演了一遍,这个真算得上是军民鱼水情了。

  也难怪城里土著这么热情。短短一天一夜时间,明人就发现了这支绿袄军的与众不同之处。

  这支部队纪律森严。士兵们破城后,不但没有顺势抢一把(官军经常这样做),而且还帮着土著扑灭火头,救死扶伤。

  对于鞑子的财产,穿越众分文未取,将这些带着血的细软又散发给了民众。最后再加上开仓放粮和请吃烧烤,在这个比烂的时代,这就是妥妥的仁义之师,道德之师啊!

  土著对绿袄军的感激程度瞬间爆棚,短短一天一夜时间,双方的关系就达到了鱼水情的档次。

  第二天发现子弟兵要走,土著自发组织起了送行队伍,人山人海各种挽留各种不舍,耆老脱靴妹子赠酒套路多多,搞得穿越众招架不住,最终居然有点狼狈得出了永平,还被耽搁了不少时间。

  出城后,骑在马上的张中琪回头望了正在缓缓拉起吊桥的城池一眼,然后心有余悸地说道:“这人民群众太热情了也不行啊!看把我的战靴都撸走了。”

  “行了吧,你就别得便宜卖乖了。”身边的姚建设坏笑道:“没听人家说,要以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