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4章 接收(完)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4章接收(完)

  崇祯皇帝默默看完了贴在奏章上的票拟。

  这份奏章虽说刚刚才交到他手中,但是内容大家早就知道。之所以今天才做决断,是因为阁臣们收到奏章后需要收集信息乃至交换意见,所以代表内阁集体意见的“票拟”,被拖到今天才出货。

  然而票拟的内容,其实也早就被皇帝和官员所知了。毕竟这两天阁臣们针对这份奏章,有过和同僚以及门人学生公开讨论,然后才是几位阁老达成共识。这个过程中,上至皇帝,下至关心此事的众多官员早就清楚票拟的大致决断了。

  而皇帝今天讨要票拟,只是最终确定内容,以及走一遍法定程序而已。结果并没有超出大家意料:票拟上,针对奏章的要求,阁臣们集体表示了同意。

  宰辅用小楷写就的墨字笔锋遒劲有力。然而在皇帝眼中,这份票拟总是软弱了些:不是字软弱,而是写票拟的人软弱。

  今天能站在这里的,都是明帝国的最高层政治人物。既然是最高层,就肯定对天下局面心知肚明。既然清楚,就应该知道,朝廷对于外镇军头,向来是存着一份打压的心思。

  这份心思无关私人,是纯正的公事。尽管不便明说,但作为一个正常的“首都”官僚,打压牵制外镇,维护中央集权是最最基本的政治修养,然而皇帝并没有在票拟中看到这一点,哪怕在言语文字上杯葛少许?

  轻轻叹了口气,心下略微有点失望的崇祯,抬起头左右环视,然后抖了抖手中的奏折,轻声问道:“诸臣工再无异议?”

  皇帝为什么说这句话,诸臣工心知肚明。然而皇帝话音落后,现场却是一片带着点尴尬的安静,并没有臣子站出来为君分忧。哪怕是几个在皇帝眼中该跳出来的东林党人,此刻也同样屏息静气,肃穆地盯着殿前汉白玉地板,一脸沉思模样。

  崇祯倒吸一口凉气。

  凭心而论,皇上是没打算把这份奏章怎么样的。毕竟之前朝廷已经同意了两广总督“便宜行事”,再加上彰潮总兵曹川“忠勇无双”,正是朝廷倚重之时,就广州那点事,定能准予所请。

  之所以皇帝不愿意轻松放过这份奏章,还是单纯的惯性使然:对于天然有离心力的军阀,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有机会要显示朝廷威仪。这是帝王的本能操作,忽视这一点的李隆基那不是丧家跑路了嘛,连自家女人都勒死了。

  于是当皇上发现,哪怕是做出暗示,满堂文武也没有一个站出来日常嘴炮/走程序性质地杯葛一下下后,青年人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崇祯已经不是刚上台的那个愣头青了,他现在已经知道了做皇帝最重要的东西:平衡。

  现在,平衡失效了,这是大事。

  皇上生气是不假,然而臣子们也很难啊!

  其实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