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7章 箭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7章箭

  被后世称为巴拉望岛的郑和岛,地势狭长。它像条扁担般斜斜卧在南海,东西长度达到了600公里,南北最宽处却只有40公里。

  郑和岛这根扁担的左右两端,连接着后世的菲律宾和文莱。

  大燕国这次之所以选择郑和岛插旗,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因为在岛的南部,有着丰富的镍铬矿区。

  在后世,郑和岛上的矿山,高中低品味的镍铁矿都有出货,外加丰富的铬铁矿,产品大部分出口到了中国。

  此地的出货量占据了菲律宾镍矿年出货量的16%,是该国三大镍矿区之一。

  ——————————————————————————————

  郑和岛南部,位于尾端的一处无名港湾,开拓船队静悄悄停泊在这里。

  距离海岸最近的元斗号甲板,一群人用三脚架上的望远镜,轮流观察着被热带植物覆盖的海岸。

  负责本次登陆的开拓军司令王博,前脚用望远镜看完,又俯身爬在桌上翻起了地图。

  地图品种不少。不但有后世带来的,各种比例的高精度数码彩图,还有之前元斗号跑来勘探时,用无人机遥感测控的十七世纪实时地形图。

  然而研究了半天,一直皱着眉头的王博,还是提出了额外要求:“和咱们那时候区别还是比较大啊。这样,先带我们绕过去看看吧,看看情况。”

  一旁站着的勘探队长潘明忠,闻言无所谓地耸耸肩膀:“随便吧,你王司令说绕,那就绕。”

  元斗号临时船长/勘探队队长潘明忠,是穿越众早期的初代勘探队长。事实上在两年前,老潘就已经“卸甲归田”,坐了办公室,担任内阁环境部长,身居高位了。

  这一次要不是任务重要,需要有经验的老手主持,他也不会临时出山,跑到遥远的南海重操旧业。

  王博的要求很合理,但是刚才潘明忠的话头,终归是能听出一丝不爽。

  原因说来话长。

  之前元斗号来郑和岛南部侦测时,其实已经挑选出了最适合设置登陆点的位置——就在船队现在停泊的这处无名海湾。

  从安全角度来说,此地两侧深入海岸的山岬,能极好地阻挡海洋风暴,是一处天然的优良港湾。

  从生产角度来说,后世岛上的几处大型镍铬矿山,其中有一处就在距离海湾不远的内陆这还不算资料中查不到的一些小矿藏,也许就在附近。

  另外,在距离海湾不远的内陆,还有几处山脊下的小山谷。

  这几处小山谷都附和农业部门的要求:一开始的橡胶树苗,农业部门希望能安置在遮风挡雨的区域。

  综合以上几处条件,事先过来侦测的元斗号,当时就确定了无名海湾做为建立桥头堡的最佳地点。之后和船队汇合,元斗号第一时间将船队引领到了此地。

  可惜的是,王司令今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