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9章 北归(四)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9章北归(四)

  1635年,11月初5。

  北风萧瑟,万物凋零。随着后半夜一场怪异的冰雨+冰雹,寒潮一夜间席卷了环渤海湾地带。

  寒潮不是闹着玩的,它可以令大地封冻,海水结冰。天津城里的土著们一早起来,从口中呼出白气的那一刻,立刻感受到了冬季的残酷。

  老一辈人的记忆中,眼下的节气没有这等雨雪的。

  可老天爷不开眼。近些年,似这种提前上冻的鬼天气,在大明朝地界,已然是常见之祸了。

  寒潮来临是大事,尤其是如今的天津城,对于提前到来的低温,极其敏感。

  然而坏消息的确认,总是来得那么及时,那么准确。

  堪堪在黎明时分,从下游海河口奔行几十里而来的信使们,沿着河码头,沿着城主主街,大声给土著确认了最重要的消息:昨夜洋面封冻了。

  听到这一条附带着刺骨寒意的消息后,很多人的脸色瞬间挂上了寒霜。

  确切地说,是全城土著的脸色都挂上了寒霜:坏了,入冬前的最后一个大船队进不来了。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天津原本也算得上是大明的商贸重镇之一。然而这几年下来,随着一个又一个远洋船队到埠,天津赫然已经成为了北中国最重要的货运集散地和新兴工业城市。

  滚滚而来的工业品,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类新工坊、新产业、新基建,令阖城老少都过上了好日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如今的天津城内外,没有一个土著是完全和曹氏产业脱离的。任何人,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都吃着曹大帅的饭,捧着曹大师的锅。

  所以,当洋面上冻的消息传来后,老少爷们的脸色瞬间就垮塌了。

  海运船队所带来的财富,远远超过了大运河上那几艘槽船的价值。入

  冬前最后一个船队,按惯例会载有大批棉制品、煤炉、皮草、煤油、药品、凡士林等高档过冬物资。

  阖城老少就指着这队船,来打发聚集在天津的北中国行商呢,结果洋面上冻了.MMP,当讲乎?

  在义鑫隆商号坐镇的吴法正,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和自家掌柜吴九叔核计一番,然而也是徒唤奈何。

  事实上,义鑫隆对最后这个船队也是有想法的。

  虽说北上的主要货物已经备齐,但是加分项谁不喜欢做?九叔在这之前,最渴望的能从船队中分润一点“皇安散”.这种既可以内服又可以外敷的消炎神药,早已和南方海商最重视的维生素丸一起,被抬高到了生生造化丹的档次,价比黄金。

  不想世事难料。

  老少爷们黎明时分传来的噩耗还没消化完,待到早饭时分,却又有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消息传来了:船队昨天白天其实已经到了料子湾,现下就困在料子湾。

  料子湾是一处小型私港,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