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1章 北归(六)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1章北归(六)

  北风萧瑟,碎雪飘飞。

  对于小冰河时期的大明来说,小雪节气是不折不扣要下雪的而且今年的小雪前后,已经下了不止一场雪。

  小雪前,最后一批护卫队员从张家口总号赶到了天津。之后,小雪过后第四天,商队启程出发。

  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誓师仪式。跑惯了长途的队伍都是熟手,不需要花架子。也就是商队总负责人吴九吴掌柜,在出发前敬了大伙一碗壮行酒。

  喝完浅浅一碗酒,伙计用厚厚的棉袄袖子抹一把嘴,然后吆喝扬鞭,启动牲口,商队这就算是开拔了。

  随着天津的逐年兴盛,这次商队中的四轮大车,总数达到了十三辆,是义鑫隆分号有史以来发车最多的一次。负责拉车的牲口也是这个时代北方所能达到的最高配置:清一色山东产高头大骡,每车两匹。

  出门后没多久,“嘚嘚”的清脆蹄声就开始恒定下来。产自山东的青毛大叫骡,晃荡着滚圆的肚皮,拖动着车厢,走在铺了一层雪粉的沥青路面上,毫不费力。

  从天津城最富裕的沿河码头区开始铺设的沥青路工程,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这是北中国第一条沥青马路。如今,这条双车道的“高速”工程,已经铺出了城外,朝着北方不断延伸。

  行走在沥青路面上的时候,无论是人、马抑或车辆本身,都是轻松低损耗的。这种明人从未见过的“柏油”路面,光滑整洁,坚硬无痕,风雨不侵,每每给初临宝地的商人带来惊讶和赞叹,给天津土著带来脸上的荣光。

  商队清晨从总号出发,跟在第一拨开城门的人流末尾,顺序通过了北城门。

  接下来,马车继续沿着沥青路,穿过了热闹繁华的城郭区。

  城郭区如今的面积早已超过了主城区,有大批外来者在此地安家生息。另外,本地有钱人同样也在采购城郭地产.飞虎营强大的战斗力给土著带来了在城外置业的信心。

  用了足足一个时辰,车队缓缓穿过了人流密集的城郭区。接下来,在古老的鼓河桥头,“五里铺”驿站门前,车队和护卫汇合了。

  义鑫隆号这一次携带的商货,都是高估值的工业品,整个车队价值不菲。基于此,配套的人员也相应增多了。

  首先,每辆大车,在常例基础上,由两名负责轮流赶车和装卸货物的伙计变成了四名。另外,车队专职护卫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总数是四十人。

  五十多名配备武器,具有战斗力的伙计;四十人的专业护卫队伍;外加一些掌柜之类的闲杂人等,整个商队中成年男子总数超过了一百,足够应对一般的盗匪马匪山匪团伙了。

  事实上,真实历史中,大部分的盗匪其实都是穿着一身破烂,提着破刀的“鬣狗”式团伙,根本无法与装备精良的商队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