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 宝安扩产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卢延巡听了那个监考的人的话,将手头的算数试卷放下,拿起了经济试卷……

  然而,这个所谓的经济,是王延兴将自己从后世带来众多的经济学知识杂糅而成的。

  其中,大部分是宏观经济学的知识,也有一部分微观经济学的知识,还有货币管理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在卢延巡看来,便跟天书一般。

  他只觉得这题目上的每个字都认识,可连在一起,却无法理解,为何要这么说!

  比如,着题目上写这,政府进行投资,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让财政充足……他就不明白,把钱都花出去了,如何能让府库充足?这分明就是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啊!

  经济试卷,他只能是交了白卷……

  不过没关系,他到这里来,本来就是来学习的,不懂没关系,只要愿意学就好!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王延兴之外,谁都是学而知之,唯有王延兴,是穿越而知之……

  至于,卢延巡在学习的时候,会遇到不懂,甚至是质疑?那也太正常了,便是王延兴现在自己在做的事情,也是在面对着众多的质疑。

  当然,这种质疑并不来自扬波军内部,而是来自李知柔和刘谦。

  因为,他们突然从王秀儿例行公事般发过来的文函上,赫然看到,王延兴竟然准备在宝安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大铁场!

  按照公文上的说法,这座铁场投产后,将月产生铁百万斤、熟铁四十万斤、精铁十万斤!

  当然,按照后世的算法,这年产量不过九千来吨的规模,依旧只能算是必须关停的低产能、高能耗的落后小钢厂。

  可在唐代,这已经是整个大唐的年产量的总和还要翻上**倍了!

  李知柔看到这个数字,立即就开始摇头了。

  他们倒不是怀疑王延兴做不到这个数量,毕竟,王延兴只手握泉州拿巴掌大一块地方的时候,就能月产铁料二十万斤,现在他手头能调用的人力物力,是此前的数十倍,自然有能力将铁料的产能堆上去。

  他们摇头的原因,是觉得,这么多铁,没地方卖去!

  李知柔指着纸上的数字对刘谦道:“这王延兴终究还是见识浅薄了!他只管造这么多铁来,却没想过,铁多了,便会价格低贱,哼哼,只怕他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刘谦也是连连点头道:“他在泉州所产的铁,便已经行销四海了,也不知道给他赚了多少银钱,他却还不知足啊!”

  只是,他们的担心,如此浅白,难道王延兴会想不到?他自然是有安排的。

  如果李知柔和刘谦,能够进一步看到扬波军内部文件的话,一定会惊奇地发现,这些扩张的铁料的产能,早已经有了规划中的用处。

  在那个规划中,这铁场的前几年的铁料产量,大多是要直接在宝安消化掉的。

  因为,王延兴在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