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章 晋商与徽商_朱慈烺是主角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子所说,与全天下的商人和利益集团作对。

  正在朱慈烺头疼不已的时候,吴忠轻声告诉他,张家粮铺的东家张大彪来了。

  张大彪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体型颇为富态,当他见到朱慈烺时,顿时大拜道:“草民拜见太子殿下千岁!”

  朱慈烺笑着将他扶起,笑吟吟道:“张老板请起,想不到我们二人会再次见面。”

  皇太子如此礼遇,张大彪心中激动不已,道:“草民上次得到殿下赐字,时至今日,心情都是心潮澎湃,难以平复,今日得殿下再次抬爱,特意召见,草民实感三生有幸!”

  生意人的嘴就是利索,朱慈烺坐下后摆了摆手手,示意张大彪也坐下。

  张大彪连道不敢,朱慈烺无奈,直接让徐盛将他按坐在板凳上。

  朱慈烺直接道:“张老板不用太过拘礼,本宫今日在外视察民情,无意间得知张家粮铺的大义,深感佩服,因此才召你相见,本宫想问问,商人本逐利,你为何要如此做?”

  张大彪道:“殿下缪赞,我们张家乃至整个徽商,有着自己的经营之道:讲道义,重诚信,诚信为本,以义取利!我徽商更有古训:斯商: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斯业: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

  见皇太子对徽商颇有兴趣,张大彪极为卖力地将徽商介绍了一番,从东面的淮南说到西边的滇黔关陇,从北面的幽燕辽东说到南面的闽粤之地,而后又从日本说到了葡萄牙.......

  据他所说,他们徽商大多来自徽州和新安,人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几乎没有田地,家家户户都经商,成人男子中,经商者占了七成。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开始与晋商齐名,特别是在近年来,徽商足迹几乎遍布全国,甚至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

  最后,张大彪表示,他们徽商一向爱国,只要朝廷有需要,他表示会联络各地徽商力挺朝廷!

  他还列举出他们以往的爱国事迹,比如说戚继光抗倭之时,徽商就进行过大量的捐资。

  朱慈烺也知道张大彪是什么心理,但凡商人能搭上朝廷的顺风车,将会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不过听了张大彪的话,朱慈烺突然有了笼络徽商的想法。

  山西的八大晋商势力太大很难搞,他为何不扶持徽商与其相斗呢,日后他想要收取商税也需要找个突破口,如果操作的好,或许徽商就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想到这里,朱慈烺下定决心扶持徽商,你满清有八大奸商,我大明有芸芸徽商,干吧!谁怕谁!

  二人秘密相谈了一番后,张大彪欢天喜地的离开了德庄火锅,开始联络在北直隶的徽商。

  朱慈烺命李廷表全力监察晋商在京城的所有店铺,特别是八大晋商在京城的管事,务必一个不漏的盯死了。

  李廷表接到命令后立即着手安排,有四十来万两的银子做支撑,李廷表的情报网如今可谓是真正的天网。

  当天下午,朱慈烺下令从新城调拨十万石粮食先用于缓解京城的粮食危机,那是勇卫营在良乡城中缴获的清军部分物资,他没敢将所有存粮都拿出来,想先用一部分试试水。

  当一车车的粮食在全副武装的军队护卫下运往京城,许多京城百姓看到后奔走相告,欢喜不已。

  京城的粮价日益上涨,让他们的生活越发的艰苦了,此时看到朝廷运来如此多的粮食,全城沸腾了。

  然而,一些晋商雇佣乞丐和青皮恶棍,在街上大肆宣传这都是沙子,并不是粮食,朝廷只是为了缓解民情做作而已。

  在这种舆论的冲击下,京城中又变得人心惶惶起来,粮价依然居高不下。

  晋商的卑鄙举动,让朱慈烺恨恨不已,同时让他知道舆论了重要性。

  提起舆论,朱慈烺想起了一宗大杀器——报纸!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