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节 躲过又一次暗杀_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秃鹰”号专机冒着零星小雪冲向云霄。左前方几架德苏战斗机纠结在一起。元首周围布满了掩护的战斗机,李德毫不怀疑:假如不知死活的苏军飞机胆敢向他发起攻击的话,身边这些小伙子们会驾机撞向敌机,那怕牺牲自己的年轻生命也会掩护他。

  但是,尽管有如此忠勇的士兵,李德仍然感到莫明其妙的烦恼,自上了飞机后一言不发。鲁德维卡小姐送来咖啡后一屁股坐在他身边,试图哄他开心,她的甜蜜微笑如今失去了魅力,元首闭目养神,没有搭理她,她只得怏怏不乐地坐到后面去了。

  苏军全线反攻,一路上苏军的飞机很活跃。李德知道盟军早已破获了德军的恩尼格玛密码,苏联间谍小组“红色乐队”活跃在德国军事经济领域,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就是频繁改变计划,让敌人无规律可循,这在以前数次得到证明。

  到1941年,希特勒经历了十几次暗杀,比较有名的有两次:

  1938年11月9日,希特勒来到慕尼黑,纪念“啤酒馆暴动”15周年,在数千名欢迎人群中,有个名叫毛里斯?巴瓦乌德的瑞士男子,他的外套口袋中藏着一把毫米口径的手枪,他确信希特勒是魔鬼的化身,所以计划在这一天将这个纳粹狂魔杀死。然而,当希特勒从巴瓦乌德面前经过时,他身边的人群刷刷地伸出右手向希特勒行纳粹礼,口中高呼着“嗨,希特勒”,巴瓦乌德压根儿就看不见他的目标,更不用说朝他射击了。

  第二年,也是纪念“啤酒馆暴动”。一名勤杂工埃尔瑟来到慕尼黑,在希特勒将要发表演讲的啤酒馆用过晚餐,随后,他藏在啤酒馆大厅一个商店的橱柜中,等啤酒馆关门后,他再悄悄溜出来,用锤子将希特勒演讲台后面的一个柱子慢慢凿出一个洞。将炸弹放了进去。炸弹定在1939年11月8日晚上9:20爆炸,按预定时间表,希特勒当时正在啤酒馆进行演讲。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希特勒很快结束了演讲,也没有像以往那样接见老党员就匆匆离开,炸弹在规定时间爆炸时,他已经到机场了。

  “鲍尔,到卡卢加。”元首今天本来打算直飞南方战区的克里木半岛,然而李德有种不祥之感,便让专机驾驶员改变方向,飞往中央战区。好在飞行员鲍尔对元首临时改变路线习以为常,专机翅膀一斜,向东飞去。

  飞机在卡卢加降落,李德首先让人给柏林打电话,让另一架一模一样的专机从柏林马上飞往克里木,然后他在机场召见几位将领。

  半个小时后,帝国师师长比特里希与第45步兵师师长施利佩尔少将应召前来。令李德惊讶的是原先信心百倍的党卫军师长一脸沮丧,说话颠三倒四,平时的趾高气扬一扫而光;步兵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