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8章 27骗经费的德国人_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8章27骗经费的德国人

  既然已经确定了将要在明年年初举办的科莫湖会议上宣读论文的两个题材,那同时也就为陈慕武未来几个月的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他现在身边的人手十分富裕,所以没必要在两个研究课题之间二选一,而是可以齐头并进,多点开花。

  如果说人工核嬗变和量子场论多点开花的话,那么在这次会议上,同时宣读两篇论文也没关系。

  ——虽然这两个研究方向,都和会议要纪念的那位伏打没什么关系。

  如果真要是强行联系在一起的话,那就是伏打发明电堆,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电能来源。

  而陈慕武做出来了人工核嬗变,也算是为人类能够获得稳定的原子能,进行了第一步的前期探索。

  但有没有联系,又有什么关系呢?

  玻尔不是也在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和伏打毫无关系的互补原理么?

  说白了,在科莫开的这次物理学家大会,就是意大利出钱,物理学家们出人,大家公费旅游走个过场,形成的一个双赢局面。

  真正让陈慕武头疼的,是在会议结束之后,他应不应该去罗马这件事。

  见到教皇之后,他应该和他聊些什么?

  而去了罗马见教皇,那么意大利国王见不见?国王陛下的那个首相,见不见?

  去罗马的唯一好处就是,陈慕武还能在中囯驻意大利的公使馆里,看到那个在伦敦打了他几年秋风的朱兆莘。

  只可惜北洋政府的外交部拿不出钱来给各个驻外使领馆拨发经费,朱公使现在远不如他当初在伦敦当临时代办时风光。

  估计即使去了公使馆,陈慕武也吃不到丰盛且地道的中囯菜了。

  确定了研究方向,接下来就应该给他身边的这些个年轻的物理学者们,分配接下来的工作任务了。

  和相对论的创立不同,量子力学,包括之后的量子场论,一直都是来自全世界,主要是哥本哈根和哥廷根两处的物理学家们同力合作的结果。

  海森堡虽然是玻尔的好学生,但他同时也和哥廷根大学有着深厚的联系。

  事实上,他和泡利都曾经在哥廷根大学跟随玻恩一起学习工作,矩阵力学之所以会使用矩阵这种对当时的物理学来说比较罕见的数学方式,以及首次提出“量子力学”这种说法,都和玻恩有着很深厚的联系。

  可以说是玻尔在一战之后,以第一个来到德国的世界知名物理学家的身份访问哥廷根大学,在哥廷根掀起了一场玻尔节的热潮,为他在德国的这帮青年学子当中赚足了声望。

  而且两者再一对比,玻尔是诺贝尔奖得主,玻恩只是哥廷根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

  谁对年轻的海森堡吸引力更大,不言而喻。

  可以说,玻尔去了一次哥廷根,就从玻恩手中摘了海森堡和泡利的两颗桃子。

  这正如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