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零四章:拆分,重组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融合!融合!

  什么是融合?

  彻底打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不仅仅只是人群的融合,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融合。

  南北方同属华夏,不扯的这么远,就是两个不同的州县,在形态意识上也会有一些差别的,正所谓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

  想要玩美的将两个地区的文化捏合到一起,这个并不容易。

  但是治理国家也没必要事事做到玩美,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就算是统一模板,统一培养出来的人,思想也会不一样。

  如何打消地域方面的歧视?

  很简单,了解,对一个地方有足够的了解,只要功夫到位,即便是刚开始抱着敌视态度去的,也会慢慢的被融化掉。

  济州,朝鲜那种异族李元吉都有信心将其吞噬进来,难不成还会被自己内部的问题给难倒?

  开玩笑!

  不存在……

  广州书院可以推迟建设,但那样一来实际上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换句话说,这次的事情,让李元吉想到了在教育制度方面的改革。

  就目前情况而言,四大书院几乎已经到了顶端,在往上走,就要看科学院那边能不能拿出更高级一点的东西了。

  所以说,四大书院自身是没有什么创造能力的,他们只能根据现有的条件去培养人才,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培养方面的,而忽略了创造。

  不说这么多大道理,也不说将来。

  广州书院不设立,等于是太子的脸被打了。

  李承光在安南做了些什么事情,李元吉是一清二楚的,对于太子的决定,李元吉还是表示很欣赏的,虽然稍显稚嫩,但在危机处理方面,心态还是比较坚决的,且能够找到重点。

  对于安南官场案件的公布,看似是在打朝廷的脸,可换个角度想一想,朝廷连这种丑闻都敢公布,难道不是证明了朝廷想要建设好这里吗?

  只有遮遮掩掩的案件,才会让百姓倍感恐慌,反而这种坦坦荡荡的处置方式,隐隐中让百姓有些安定。

  所以,不管怎么样,不管朝中大臣反对的意见有多热烈,李元吉最终都会通过李承光的建议,这不仅仅只是溺爱,首先这是个正确的建议,其次这能够帮助李承光在南方地区建立巨大的威望。

  一旦广州书院通过审核,正式开建,那么还用多说吗?

  教育一向落后的南方,自然要对李承光百倍感激,就像后世的某地,朝廷敢说要在那里新建设一座985或者211,看看感激的人有多少吧。

  同样的道理。

  但是大臣们说的看法也并非没有道理,反而很有道理。

  那么如何解决呢?

  后世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玩美的模板。

  “朕决定将四大书院进行拆分重组!”李元吉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拆分重组?”大臣们愣了下,有些摸不着头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