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93 大结局15】_甲午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地的民众被唤起,要求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收归国有,期盼华国能够向对待其他地方的民众一样对待他们,能让他们有天有地,解决温饱。

  华皇也下令暂时停止进攻,积极防御,组织各地的城市政府,警备司令部和建设兵团,并且加紧建设道路。

  为什么是各地的城市政府?因为华军所过之处,所被纳入的被保护国,华国都没有像是殖民者一样对当地进行野蛮掠夺,除了废除他们原有的政治体系之外,就是将各地的衙门弄起来,科举制度弄起来。

  华国早就废除了科举,统一了新学,但是华国之外的地区,全部照搬明清那一套,尤其是清廷对汉人的统治,华皇认为极具借鉴意义,满人才多少?百万人控制几亿人,国土疆域之大,不是平安了几百年?

  老百姓要的就是安居乐业,至于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冲突,那都是各地衙门(当地贵族牵头)同民众之间的矛盾,华国各地的督抚衙门只是帮助协调矛盾而已,并不介入,倒成了各地希望华国政府人员加大在当地的执政人数的比例。

  华国在各地主要要的是城市的控制权,广袤的农村,随便当地人自行去搞,帮他们将封建社会顶峰的一套制度弄起来,就这么简单。

  这个过程,显示的华皇的爱民,华皇的气度,显示的是华国要带领亚非各国民众过上温饱生活的美好蓝图,错综复杂的民族纠纷,也在强大的华国协调下,大为缓和,有纷争,就划分好各自宗教信仰的区域就是了,互不干涉,没什么好吵的,矛盾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有一个强有力的老大,下面没法吵起来,而且这个老大还不介入当地的历史矛盾,一碗水端平,就更加吵不起来,正常人还是盼着过上温饱生活,就满足了的。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没有想到华皇能不打,这种局面下,任何一个人肯定都是大举进攻嘛,更没有想到,在华国一句要控制整个亚洲和非洲之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真的做到了?

  这里面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统计局的功劳,华国的本体和华国外部的发展,还有华皇对待各地民众的姿态,都是统计局不停的散布到这些落后地区去的。

  让这些地方的人,原本脑中就有一个概念,华国的好,和列强殖民者的‘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而且,华国从来没有说过要统治这些地方的人。

  善于利用宣传机器,正确的使用政策,带给当地人民更多的利益和安定的生活,这些都是华军和华国的法宝。

  华军一面修整,等到凯瑟琳又送了五个师到苏伊士运河地区的时候,整个战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非洲,整个亚洲,包括中南半岛,各地都悬挂上了华国的黑红两色五角星旗。

  现在只差马六甲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