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8、幕府日益加紧的迫害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织田信长的支持。织田信长和佛教势力有矛盾,所以,他支持天主教的传教。

  为他们提供一切便利。甚至他的大军打倒哪里,就让天主教传播到哪里。

  在历史上,永禄12年,

  “第一次信长包围网”成形后,织田信长与京都公家的关系日渐暧昧,织田信长之后与净土真宗的石山本愿寺兵戎相见。

  支持耶稣会传教便意味着打击佛教势力、同时也能处理好与西南吉利支丹大名的关系、保障与南蛮的贸易。

  根据松田毅考证,1569—1582这14年间,信长在京都会见耶稣会士15次。

  在安土城12次。加上其他总计31次,两者的同盟关系可谓贯穿始终。

  可惜,信长之野望,在嫡系铁杆叛变后,戛然而止。天正10年,

  “本能寺之变”爆发,织田信长的重要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谋反,杀害其主君信长。

  本能寺之变中织田信长死难,导致信长

  “天下布武”之路戛然而止。天主教失去了实力最强的支持者。这一次政变,改变了日本的历史进程,亦改变了基督教在日本的命运。

  如果织田信长成功,他将建立织田幕府。那么天主教将成为日本的重要宗教。

  可惜,耶稣会一百多年的发展和苦心谋划,最终随着织田信长的死去,而化为泡影。

  而丰臣秀吉在战国时代,对耶稣会也是极尽拉拢之能。毕竟,谁都知道,只有不择手段的壮大自己,才是乱世的生存之道。

  但等到丰臣秀吉统一了东瀛之后,他从支持者,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迫害者。

  天正14年6月19日,秀吉颁《伴天连追放令》,宣布驱逐传教士。

  但是,他顾忌影响海外贸易,实际上法令并没有彻底落实。英国学者贝利指出,《令》颁布后,10余名传教士依然滞留在长崎并担任葡萄牙商船长崎贸易的向导,130余名耶稣会士仍在九州布教,教徒数量仍在迅勐增加,而以西班牙方济各修道会为代表的其他势力也开始进入日本。

  但是,秀吉的动机,深深的影响了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后,对秀吉宗教和贸易分离的政策,深以为然。

  他禁止天主教,为的是防止关西信教诸侯,勾结海外势力作乱,也为了限制他们通过外贸壮大自己的实力。

  从这时候开始,幕府对教徒的迫害逐步开始加剧。庆长2年,秀吉下令把日本信徒及方济各会修道士总计26人在长崎钉死在十字架上,次年,丰臣秀吉病死在伏见城。

  庆长18年,在家康已经明令禁止家臣信教的情况下,大名有马晴信的宗教信仰败露,旋即被剥领流放。

  随即被迫让家臣杀死。庆长19年1月,退居幕后的德川家康授意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组织起草了新的《伴天连追放令》,即

  “庆长禁教令”。宣布驱逐日本所有传教士,其中包括89名耶稣会士、4名方济各会修道士、2名多明我会修道士、2名奥古斯丁会修道士。

  德川家康病死后,二代将军秀忠的禁教措施愈发激进,开始不断创造借口,处死教徒。

  “京都大殉教”、

  “元和大殉教”相继发生。元和9年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上台后,再次炮制了

  “江户大殉教”、

  “平户大殉教”与

  “东北大殉教”等惨桉。更是出现了

  “云仙地狱”与

  “踏绘”等诸多针对信徒的措施。学者井上清统计,1614—1635年,被迫害死亡的信徒高达28万人之众。

  吉利支丹信徒们,面对屠杀忍无可忍。终于在1637年发动了岛原之乱。

  岛原之乱由于实力对比悬殊,被残酷镇压下去,随即,全日本开始了屠灭信徒的运动。

  1644年,也就是明朝灭亡的那一年,日本最后一位耶稣会士殉教,

  “无神甫时代”开始,日本的

  “吉利支丹时代”彻底终结。而杨凡早在1627年,接见桃子夫人时,就意识到,十年后的这场大动乱,是查收东瀛最好的机会,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布局在东瀛的一切。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