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88、杨凡哪里来的这么多白银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本事,总是能拿出一船船的雪白银子。

  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

  白银在现代,因为科技的发展,又多又不值钱,一克才五元软妹币。

  根据科学家统计,华夏在明朝之前,一共挖掘和提炼出了1.5万吨白银。通过贸易,从海外获取了1万吨白银。

  到清朝最高峰时,华夏积攒了4.5万吨白银。考虑到清代闭关锁国,白银输入量不高。明末华夏世纪有白银估计在四万吨左右。

  按照一两含纯银33克粗算。一吨三万两白银。整个大明朝估计有12亿两。除去辽东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十八省至少也有十亿两白银。

  只不过这些白银都被官员、富商、士绅、地主窖藏了起来。

  因为这个时代没有银行系统,而贫富差距极大。白银只能埋起来收藏。结果导致大明严重的通货紧缩。市面上流通的白银很少。

  银价高企,百姓要交银子纳税,苦不堪言。

  朝廷因为市面上银子不足,收不到税收。

  穷人是税负主体,可他们手里没有多少银子。而士绅官吏手里有绝大多数白银,他们又不交税。

  货币不足,导致物价腾贵,百业萧条。再加上战争南北不断,军费花钱如流水。搞得朝廷财政崩溃。

  杨凡知道,他这种大发展的模式,必须有庞大的白银支付能力。从大明赚钱是一种方式,另外,他还要从现代传送白银过来。

  2022年,全球白银总产量31250吨,2021年,华夏在电解铜、电解铝等庞大的产业产量中,提炼出了2.46万吨白银。华夏白银严重产量过剩。

  华夏没有大型银矿,但是很多矿产中都伴生银。这种白银副产品总数惊人。现代白银退出货币后,只在工业上有些用途,导致白银成了和铜铁一样的金属材料。

  去年杨凡卖黄金,赚了几千个小目标后。一年内,一共从国际市场上秘密的用小单子,累计购买了两千吨白银。相当于六千万两。

  这些白银全部压制成了银币,放在瑶光那里保存。需要时再提出来。

  这也是,杨凡敢于一直采取超常规的发展路线的原因,他不用担心钱不够花。兴禾的银币是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所有人都愿意收。

  这可是一枚一两的千足银啊。杨家的银币简直是业界良心。

  那些钱铺子,几乎没有不占客户便宜的。

  杨家的银币一出,大明渐渐的有了废两改元的征兆。银两成色复杂,切割麻烦。熔炼提纯火耗巨大,兑换容易产生争执。远不如银币来的方便。

  而且杨凡发行的纸币是可以和白银自由兑换的。软妹币练习券一元兑换一枚银币。

  这导致,很多商人都把银子在当地的兴禾钱庄兑换为纸币,然后到了目标城市,找当地的兴禾钱庄换回来。

  这样携带方便,又非常安全,还没有汇费。

  但是很快,他们发现,这些纸币比银币还好用。

  用纸币购买钢铁等物资还有九七折的折扣,这可是百分之三的净利润。这导致了纸币信用爆棚,而且开始在北直隶和南直隶广泛使用。

  去年,杨凡交给了小娘皮三千万枚银币。一千一百万用于填补财政赤字,剩下的一千九百万用于今年的亏空储备。

  而杨凡花出去的这些银币,给北直隶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那就是填补了北方通货紧缩的严峻局面。而且这些钱都被做工的,修铁路的,修水坝的百姓赚去了。

  而他们有钱了,又去消费。产生了乘数效应。养活了更多地人。

  这些白银进入流通领域,而不是被士绅弄走窖藏。反倒是士绅官员大量购买奢侈品,让白银大量流入杨家,又被提纯压制成银币,重新进入流通领域。

  这两年尽管大明北方各地,一年不如一年,但是北直隶,尤其是京畿地区,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甚至朝廷也因此每年多了上百万两的收入。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