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25、备战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房还好,要是没有房子,还要租赁房屋。那就更加的捉襟见肘了。

  自从兴禾超市开业以来,按照粮本,购买玉米一文钱三斤。几乎和白送的一样。两年来不论外面的情况,不论是水旱灾害,还是物价飞涨。这个价格雷打不动。始终没有涨价过。

  唯一的限制就是必须有粮本才能购买。没有粮本不卖。

  粮本上,除了每月的粮票,还有一斤肥猪肉的肉票。三尺细棉布和十尺粗麻布的布票。这个布票是穷人们最珍视的。

  他们舍不得用,一般他们都等到年底集中使用。三十六尺幅宽两米的布,还有一百二十尺幅宽两米的麻布。可以给一家老小做一身新衣服。

  可是,忽然出现的告示,惊动了所有人。贫民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这几年,京城和京城附近的人,有了很多的工作机会,他们都攒下了几十两银子。

  尤其是南城的铁路小区。这个面积四平方公里的巨大社区里,足足居住了十万个家庭。厚一米、高达五米的围墙内,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六层的筒子楼。

  他们的男人都去外地修铁路,修公路,修桥梁,挖隧道。他们的家属就在这里居住。这个小区里有医院、学校、邮局、兴禾超市、裁缝铺子、洗衣铺子、杂货店、商业街……。简直就是一个城中城。

  铁路小区位于南城的东南角,大致就是今日广渠门内大街南部,天坛东墙外的那块地方。

  这个时代,这里荒无人烟。虽然后世这里的南半部分是龙潭湖公园所在地。但是明末的时代,这里就是一些池塘和荒地。

  龙须沟流经此地,故命名为“龙潭湖”。为古高梁河穿过的地区。属海河流域,北运河支流通惠河的支流护城河水系。因明中期,围筑外城墙挖土烧城砖的窑坑积水形成。

  杨凡看中这里主要是因为地价便宜。这里荒草幽深,人烟稀少。土地便宜的跟白送一样。就像当初的北城贫民拆迁小区,放在西南角一样。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现在天坛东侧的这块犄角旮旯,已经因为铁路工人家属而繁华起来。十万户,就是五六十万人口。还是有消费能力的人口。

  杨凡在这块地的北半部分,修建了总数三十万个房间的筒子楼。南半部准备仿照后世,开挖龙潭湖,然后建一个公园。

  这块地方风水非常的不好,要不然非常适合开发成亲水的别墅区。

  南二环的拐弯处,是帝都有名的风水有问题的地方。

  这里有好几个大厦,总是有些不好解释的问题。这个年代的人更迷信,富人肯定不会来这里住的。所以杨凡直接就打算盖成公园算了。

  铁路工人收入高。因为他们都是野外工作,十分辛苦。还有遇到自然灾害、工程工伤、土匪刁民、野生动物、气候灾害的危险。

  而且还是重体力劳动。所以,他们的工资基本不低于一两银子。还管吃管住,一年发四套衣服鞋袜。享受免费医疗。

  他们的工资都是通过兴禾钱庄发到他们的账户里的。家属可以在京城通存通兑来领取。所以,这些人是有消费能力的。

  南城的南部有三座城门,中间的中轴线上是永定门。西部中间位置是右安门。但是左侧的左安门确实靠近东侧边缘的位置。

  现在一进左安门大街,两侧都是密集的商铺和买卖。一直向北到两广路。这些店铺基本都是工人家属开的各种便民服务店铺。因为房子和地都是杨凡的。他只出租给工人的家属。

  别的商人即使看到了商机,想来做买卖,也租不到房子。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