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8、船坞修好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钱足够换成两千斤玉米面。这些玉米面足够一家人吃两年了。

  这两个月,他们干活吃的是一种叫发糕的东西,就是这种玉米面做的,虽然口感有些粗糙,但是非常香甜,数量管够,你能吃多少吃多少,白菜汤也管够,汤里还放了好多的盐,喝着真过瘾啊。

  如今船坞挖完了,他们已经习惯了三班倒没日没夜的挖土,虽然冬天在泥水里挖土很遭罪,但那也比拉纤好干啊。

  大家都很茫然,有些舍不得离开这里。

  午夜时分,新年将至,船厂买了二百只羊,全杀了,炖羊肉汤,作为船厂的年夜饭,同时也是这五千临时工的散伙饭。

  明天一早,他们领了工钱或者粮食就要回家了,继续从事冰冷的河水里拉纤的生涯。

  这段时间在船厂工作,他们没有被人打骂,虐待。第一次能吃饱穿暖。船厂发了棉衣裤和防水靴子。每日饭食管饱。

  不知不觉中他们对船厂早已产生了认同感。

  直到今天,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并不属于这里,他们叫临时工,这个当初他们爱死了的名字,此时此刻变得如此讨厌。

  好多人无声的哭泣了起来。

  茗烟也有些心情沉重,这段日子,他和这些纤夫也产生了感情,这些人都是非常好的工人,服从管理,干活卖力。

  不用督促都会把自己的活计干好,他们对冬天能获得这份工作非常珍惜。

  前几天,他给老爷写了封信,他提出,目前造船最好的木材是柚木和橡木。最好的柚木在缅甸。橡木在湖南湖北都有分布,但是质量最好的在辽东和更北方的地方生长。

  可惜,那里是建奴的地盘。

  在辽东橡木被叫做柞木,这东西生木耳非常好吃,比椴木生的木耳好吃的多。

  东北人都吃柞木耳,段木耳都卖给外地人。

  茗烟考虑到今后要造大量的战船,没有好木材是不行的,从杨凡留给他的资料上看,白橡木的产区在海参崴一带。离着天津还算近,可以招募大量的伐木工人去哪里伐木,并在当地阴干。

  那里对建奴来说也是遥远的大后方,很难到达的地方,那里居住的都是野人女真部落。

  如果能够在哪里建设一个居民点,大量采伐高质量的白橡木,对杨凡集团来说是一个百年大计的事情。

  杨凡和茗烟讲过,现在泰西的佛郎机人拥有霸权的原因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的国土上有大量的山地,生长着适合造船的橡木。

  等以后连绵不断地战争消耗光了他们的橡木,他们的海权就要结束了。

  风帆战舰时代,有战舰就有海权,有木材才能造战舰,百年木材的数量决定了战舰的质量。

  如果想参加这场盛宴,就必须尽早开始储备木材。至少二十年内杨凡离不开木头制造的战舰。

  橡木和柚木储存的越多越好,因为需要数年的时间来自然阴干,所以准备的越早越好。

  如果海参崴那里积蓄了庞大的库存,倒时候可以海运到天津,甚至只需要派造船匠师过去建立船厂就可以大量的制造战舰。

  很多事情必须未雨绸缪,不能等到要用时再去找阴干好的木材。

  茗烟的信发出去了,但一直没有得到老爷的回复,他也有些忐忑,明早发完了钱粮这些人就要散伙回家了。

  倒时就不好在召集起来了。

  茗烟一直没睡,在考虑这这件事情,他除了确实有些喜欢这些工人,想给他们找条出路,也是想为船厂的长远打算。

  很多事情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天快亮时,一个信使快马跑进了船厂,一边跑一边喊,“京城来信,那位是茗烟。”

  茗烟大喜,赶紧跑出来,从信使的手中接过了信封。

  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起来,看到新的内容,茗烟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老爷同意了。

  并且安排了一个大队的兵力,带着茗烟能招募到的伐木工去海参崴建立一个殖民地。

  殖民地,茗烟思索着这个词的含义,大概就是到蛮荒之地去开发的意思吧。

  这将是杨凡集团在这个时空的第一个殖民地。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