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逃散吧五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凡站在定陵前,看着这座后世唯一被打开的建筑,非常感慨。

  他去过定陵,那时候他看到的地表木制建筑很多都被破坏掉了。而现在十三陵的建筑都是原汁原味的。

  当然,现在不叫十三陵,因为崇祯的思陵还没开始营建呢。

  杨凡站在定陵的明楼上,用手抚摸着那块巨大的石碑,若有所思。上次来,还是他干工地,接了十三陵的一个活,顺便来看看的。

  “神宗显皇帝,唉,神宗这一辈子啊,也够糟心的。”读着石碑上的谥号,杨凡心里也挺感慨的,大明就是从神宗这一朝开始突然国运崩溃的。

  十三陵再昌平县城北的天寿山里,是一个倒V字形的山谷。

  明成祖朱棣再最里边的尖端处,剩下的帝王陵墓分别按照一左一右的排列。越是后世的帝王越向外。倒崇祯的思陵,基本就把这個山谷用完了。也许有些事情冥冥中自有天意。

  杨凡带着一千人,和昌平卫打了一仗,昌平卫只拉出了不到两千人,而且这些卫所兵,一个个的破衣烂衫,和老农无异。

  两阵对圆,杨凡才放了一阵火铳,昌平卫就四面逃散了。杨凡随即直接打开十三陵的围墙上的大红门,从正门进入了十三陵。

  十三陵有两个卫城。二城即永安城和巩华城。

  永安城(现昌平城),始建于景泰元年(1450),营建目的为驻扎陵卫官兵,后陵卫设置增多,又在城南建一座新城即巩华城。

  永安营驻军四千人,设副总兵一员统领。此时巩华城没有驻军,都是负责维护的工匠及其家属。崇祯七年后,因为建奴频繁的进入关内,为了保护十三陵,巩华城开始驻军三千人,并增设一名副总兵。

  从十三陵地形地势来看,十三陵陵区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山小、地平旷”(《帝陵图说》)。

  为了护龙脉、抵外虏、防闲杂,明政府在南面建有连续的陵墙,它东自东山口西至西山口;东北西三面皆为大山,足以成为天然屏障,只是在山谷间进出口设卡建墙。这样南面的陵墙和东、西、北三面大山及其山谷间因山而建的断续陵墙将整个十三陵陵寝合抱于怀。

  “老爷,咱们人少,您看我们还分兵防守各个山口吗。”张疙瘩进来请示。

  杨凡看看十三陵的地图,明十三陵是完全封闭的。外围的边墙有二门十口,均设城门或城关。这里除了大红门和小红门的卫兵逃散外,其他仍有明军再驻守。陵区面积太大。

  二门是指大红门和小红门(即:大宫门与小宫门);大小宫门地处陵区正南面,中间以宫墙相连接。大宫门为皇帝、皇亲国戚与王公大臣拜谒与朝祭出入的道路,即著名的《出警入跸图》行进的路径。小宫门地处西山口东凤凰山下,为陵区管理人员出入之路。

  “十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