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3、拾秋二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些,织布不行,但做棉衣和棉鞋,絮被子和褥子不成问题。

  这次拾秋,很多家长承诺,捡回来的粮食和蔬菜,孩子们可以拿去市场上售卖。

  赚的钱一半归家里,一半作为孩子的零花钱。孩子们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儿,一个个的开心死了。

  这些农民都是流民,去年还差点没有饿死,今年来了多伦城,分了地,建了房,还获得了大丰收,一下子就翻身了。

  本来他们舍不得把钱给孩子乱花的。

  但是,衙门里的教育科,发布了命令,允许孩子们去拾秋,得钱家里一半,自己一半。华夏的百姓自古以来就害怕官府,官府的命令他们不敢违背。

  这道命令的出发点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具有经营意识。让他们懂得,劳动可以创造财富,一分辛苦一份收获。让他们从小就有创业精神和经营的兴趣。这远比书本上学的知识来的有用。

  男孩子得了零花钱,都会奔向商店里玩具柜台,那里有金属的弹弓卖,还有竹蜻蜓、木陀螺、纸风筝、玻璃球。

  司家兄弟眼红商店里一套六种颜色的玻璃弹珠很久了。每次路过都盯着看。这个年代的玻璃可不便宜。那是奢侈品。

  女孩子则会去买花手绢和红头绳。年轻得姑娘和小媳妇拾秋得钱,则会去买胭脂和蛤蜊油擦手和擦脸,防止冬天冻裂了皮肤。商店和杂货铺子里还有凤仙花做的指甲油卖。这些都是紧俏的商品。

  壮劳力一般不回去拾秋,这笔小钱儿就是给在家里不能干重活的老幼妇孺和残疾人的。算是衙门的一项仁政。

  自己去拾秋和老人孩子抢,还不够丢人的。想赚钱可以去码头扛麻袋,或者去煤场运煤,打煤饼。多伦城新建,到处都是工作机会。

  今年因为粮食种植都是上面的指令,每一个社区种植的都不一样,大家需要互通有无。所以能捡一些,就不用花钱买了。

  拾秋只是一种乐趣,小打小闹,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算是对家用的一些补充。

  农民卖了粮食得了钱,可以去官营的百货店去买生活所需,也可以去路边摊和夜市去采购,农民也会把自留的一部分收获物拿来交易。

  为了活跃市场,衙门把门前的那个广场开放出来,作为露天市场使用。

  分为早市和夜市。

  任何人在去官府取得执照后,都可以去广场上摆地摊,出售自己的东西。官府每天只收取一个铜钱的垃圾清运费即可。

  每天天一亮,早市就开始了,早市开放一个时辰。

  每天天黑后,广场的路灯点燃,开放一个时辰的夜市。在灯光下,摆摊的摊主也点起商店里买的电石灯,开始卖自己的商品。

  开放的时间一过,不论是卖货的,还是买货的,立刻就得离开。清扫工人进场收拾干净。保持广场整洁。

  广场四周,周长两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