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7、苏不地的纠结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非常深的矛盾。

  所以去年土默特王爷、鄂尔多斯济农,联合哈喇沁汗、洪台吉以及朵颜诸部联合对抗林丹汗的西征时,苏不地迁沿不去,墨迹了好久。

  林丹汗的西征导致漠南蒙古诸部纷纷给皇太极去信,企图拉拢皇太极出兵,共同对抗林丹汗。

  而崇祯皇帝也是看透了,不论大明给不给他们援助,都不会改变他们越来越亲建奴的脚步。

  1627年后,从鄂尔多斯济农,到朵颜的那些塔布囊们,正在集体转向沉阳。

  如果说袁崇焕一再坚持的市赏还有效的话,也仅仅是对苏不地有效。他即不愿走近林丹汗,也嫉妒厌恶汗阿海、对建奴更是仇深似海。

  崇祯二年的皇太极破关入侵,整个朵颜,只有苏不地没有参与入侵大明,反倒是攻击被金兵占领的几座城市。

  关于对蒙古的政策,袁崇焕和崇祯有很大的分歧。

  其实平心而论,漠南蒙古的力量不足以对抗林丹汗,他们必然要和建奴联合来自保。

  而且因为力量对比的差异,使他们从合作转而变成了投靠和被保护。

  明朝仅仅靠着市赏,是不可能真正拉住朵颜等部的。

  饥荒只是一时的困难,而林丹汗是生死大敌,要抢夺的是草场和女人、奴隶、牛羊。

  林丹汗统一蒙古的大志向,是牺牲各个王爷、济农、台吉、那颜的利益为代价的。

  敌人的敌人,天然就是朋友。所以只要林丹汗的问题不解决,朵颜早晚还是要向沉阳靠拢。

  林丹汗想重新走一遍成吉思汗的道路,靠征伐兼并统一蒙古。但是时代变了,空城计唱第二回就不灵了。

  成吉思汗时代,周围全是处于末期的老帝国。不论是大金、宋、西夏,还是花剌子模、波斯、阿拉伯帝国全部都过了辉煌的顶点,全部在衰落中走向灭亡的途中。

  而此时,后金正如旭日东升。

  从历史来看,华夏最能打的一直都是东北人。他们是天生的征服者。

  东北人永远压着蒙古高原。东北崛起时,蒙古高原没戏。

  匈奴被东胡人赶走,去了欧洲。

  柔然又被大兴安岭走出来的鲜卑人赶走。

  契丹人被松花江的女真人干掉。

  其实成吉思汗这一支,他们来自蒙古乞颜部。他们也是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上游游牧的。最终统一了蒙古,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帝国。

  明末满清崛起,彻底瓦解蒙古三大集团,到乾隆时把最后的抵抗力量消灭。准格尔部最后一个男婴被用弓弦绞死,卫拉特人,当年名震天下的瓦剌人彻底灭亡。

  现在建奴再度崛起,就没有蒙古高原上这些部落什么事情了。

  更要命的是,此时的蒙古遍布着各种王爷,大大小小的汗,台吉多如牛羊,那颜遍地走。

  为什么会这样,是谁封他们做汗的,他们法统是那里授予的。

  他们的汗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