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6、蒸汽船队成立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船安装上四面和顶部的装甲。

  蒙古人的箭矢质量很差,他们严重缺铁。牧民征召兵的箭头绝大多数都是骨头和石头磨制的。只有军官才有铁箭头。

  所以,只要有两毫米厚的钢板就足够抵挡了。甚至一毫米的渗碳加强表面硬化的瓦楞钢板也没问题。

  杨凡的新城钢铁厂,已经安装了三台平炉,还上了一套钢棍轧钢的生产线,都是二愣子收废品收来的。

  现代好多小钢厂都关停了。这种按照报废处理的设备有的是,就是把这些设备改为用水力驱动费些力气罢了。

  这些宽幅仅仅三米的小轧板机器,需要的动力不算大。

  杨凡从北塘船厂调来了大批技师和工人,改装这三十条漕船。

  主要是在船的两舷和顶部安装钢架,覆盖瓦楞钢板。没有焊接,但是热铆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这个活,铆接就可以。

  热铆技术虽然简单,但是非常靠谱,一直到二战前才被电焊技术彻底淘汰,一战的军舰基本都是铆接的。用了几百年呢。

  每一条船,尾部安装两台改进后的纽科门式蒸汽机和明轮。经过改进设计,纽科门式蒸汽机版本,大大减轻了重量,提供了功率,现在装两台就够了。

  陈志坚坚持给这些漕船的中部,安装一座桅杆和一副中式硬帆,两舷安装了一些摇橹。中式硬帆利用不同方向的风效率高。这些都是给蒸汽机做的保险和备份措施。

  他的理由是,这些蒸汽机的可靠性不佳。战斗时要是熄火了,会出大事的。而且,这些船机动起来非常的笨拙,操纵性极差。

  如果有一定数量的摇橹,可以方便调整方向和掉头、拐弯等。

  就算蒸汽机坏了,而且没有合适的风向,船帆也不起作用,至少可以摇橹保持最低程度的运行。紧急情况可以脱离战场,不至于抛锚了,然后原地被动挨打。

  经过计算,这样下来,安装蒸汽机和明轮,安装瓦楞钢板装甲,安装桅杆和一面中式硬帆。

  再加上摇橹,还有人员和武器的重量,一条船的载重量从两百吨,急剧下降到一百吨。

  但是,经过这么一改装,确实各方面都考虑到了。内河蒸汽船具备了实用性。

  杨凡虽然每天都能收到多伦城的战报,目前多伦城凭借之前修建的夯土城墙,每天都能击退几次进攻。

  但是情况仍然比较严峻。

  为了保证速度,这些船都是同时开工改装。上述的这些方案技术难度不大,现有的技术储备都可以实现,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船的传动系统和变速上面。

  即使做不出来好用的变速箱,也必须先做出来一个靠谱的调速器。先稳定蒸汽机的输出速度。然后再加装变速齿轮来控制速度和倒车。

  调速器杨凡选用了瓦特蒸汽机上的调速器,因为这个原理最简单。

  气缸输出时同时带都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