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徐光启要铸炮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出来共享呢。

  “火炮一般不是工部负责制造吗,怎么放到外边来了。”杨凡有点奇怪,历来军工产品都是官府自己督造,既为了保密,也是防止遗失。

  “工部造火器要是能用,老夫何苦跑几百里到遵化来呢。”徐光启也是苦笑。

  到了天启末年,工部已经烂透了。

  一套盔甲,工部造11两,而边镇自己的兵工厂造,只要两。而且质量更好。

  工部主要供应京营,京营十几万人也不打仗,不上战场怎么检验武器,全靠臆想设计,搞得武器根本不适合战场使用,人体功效极差,而且质量还不好。炸膛率一半以上。

  究其原因,主要是婆婆太多,都指望在这里生财,上到妃子娘娘,下到太监,还有文官层层盘剥,而价格又不能无限上涨,只能挤占制造的经费。不克扣工钱和材料费怎么能交差。

  材料不行自然质量好不了,克扣工钱,还指望人家工人给你好好做吗。

  杨凡思量着,自己的铁厂人和炼铁炉都是有,现在的问题是开工不足,三座高炉也一时不可能都利用起来。

  如果能把他们忽悠到自己的厂子里搞研发,说不定能留下宋氏兄弟,就算留不下,通过这次合作锻炼一下自己厂子的技术力量也不错啊。

  “朝廷给铁厂出多少银子”这才是杨凡关心的,看看有多大的赚头。

  “如果杨兄弟的厂子符合要求,可以拨款200两一年,租用一座高炉和几间厂房,如果提供人力的话,按照一人三钱银子一个月付给。其他用料杨兄弟负责供应的话,按市价付钱。”

  “研发成功后,看朝廷的意思,如果允许在外边铸造,朝廷采购,而你们能够承接铸炮也可以在你们这里采购。价格吗,三千斤炮估计六百到七百两银子”徐光启说道。

  其实朝廷拨款是一千两银子,为什么实际采购少了三四成,这个就大家都明白了。

  杨凡看着宋应星道:“估计要搞多久能实验成功。”

  “一到两年吧,火器不像其他,需要反复试射,不停改进。”

  杨凡想这样正好,有一两年时间,我这边的学徒估计对整个流程都熟悉无比了,这买卖划算。

  徐光启把研发放在外边,意思是想绕过工部的作坊,是不想受干扰,安心研发。同时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旦朝廷要开工造炮,则可以迅速投产。

  “鄙人有一座有三个高炉的铁厂,可以考虑租给诸位一座,不知意下如何。”杨凡说道。“人工我这里有四十几个匠师,可以分一半给你们使用,至于物料我这里也可以提供,不管你们是造铁炮还是铜炮都可以提供物料,按市价付钱就行,不过我不要银子,我要等价的黄金。”

  徐光启没想到,杨凡这里居然有现成的铁厂可用。同时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非常意外,连声称好。

  众人决定一会就到杨凡的厂子看看。

  杨凡接着说道:“我这次来是想聘请一位书院山长,两位位教师,外加两位幼师,最好能找到几位女先生,毕竟给女子授课还是女先生方便些。不要求水平高,能教授识字就行。”

  宋卦师非常心动,这给的薪水可比自己算卦来的多多了。连忙自荐道:“兄弟不才,也是秀才出身,想来教授一些学生识字还是能胜任的,兄弟的浑家是先师之女,也是熟读四书五经的,做个女先生绰绰有余,兄弟有两个女儿,长女十七,次女十五都是读书识字的,做个幼稚园的幼师也是能胜任的,不知道杨东主觉得如何。”

  杨凡心说这宋卦师倒是挺会抓住机会的。把自己一家都安排好了,这一个月下来就是两千文纯铜钱,相当于四两银子。同时管吃管住,还省了租赁房屋的钱和吃饭的钱。

  杨凡点点头说道:“可以试用一个月试试。”

  杨凡向宋应升说道:“令弟要研发火炮,一时半会也不会离开遵化,先生可愿意出任我兴禾书院的山长一职”

  宋应升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舍弟,留在贵厂,我可以做这个山长。”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