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0、南锣鼓巷小区开盘一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浑水摸鱼,低价收购粮食。

  此时此刻,玉米已经成了京城里穷人的主食了。尤其是超市推出的熬制好的玉米芸豆粥,因为物美价廉十分受欢迎。

  好多小贩早上来进货一推车,这种小推车,有蜂窝煤火炉加热,保持温度。同时代卖一些左餐的咸菜和凉拌菜之类的。

  然后到各个街道胡同沿街叫卖。好多做工的人家,不愿意生火的人家,都喜欢买。毕竟柴禾也不便宜。

  这种粮食大明只有杨凡有,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虽然没有白米、白面好吃。但是也很香甜别有味道。

  一人一个月,才有一张十斤的玉米面和五斤玉米碎的粮票。想多买也没有。不过这个数量足够吃饱了。

  好多节俭的人家,还能攒下些粮食,或者接济亲朋。

  所以,今年帝都虽然四面都是饥荒,但是城里的百姓基本没有挨饿。

  今年杨凡开展的工程又多,用工超过五万人,解决了好多人就业。尤其是特别照顾拆迁后搬迁到南城的贫民。

  毕竟此时京城四九城内,也就百万人口。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吃皇粮的官员和家属。三分之一是驻军和家属。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的小民百姓。

  三十万人口提供五万个就业机会,基本就差不多家家都有事情做了。

  这个年代没有工程机械,全靠人力劳动。修路,开发整片的小区,挖下水道,修建商业街全都靠人力。

  除了苦力外,还需要瓦匠、木匠、油漆匠、城外还新建了好几个烧制红砖的砖厂。杨凡收购了好多原来烧瓷器的瓷窑,改为烧制瓷砖和洁具。

  水泥和玻璃、钢材需要用船从新城走水路运来。上岸还需要马车、驴车、骡车运到城里。城里的建筑垃圾需要运到南城的低洼烂泥塘填埋。

  这些都弄起来,林林总总的五万个劳动力也不算多。甚至还有些不够用。城里的牙行提供担保,又招募了一些近郊的劳工才算满足了要求。

  尽管出了京城,就是一片愁云惨澹的饥荒景象,但是京城里却十分安定。老百姓只要有饭吃,就不会闹事。

  即使是最穷的贫民家庭,虽然穿的衣服依然破破烂烂的褴褛不堪。但是因为能吃饱,明显改善了原来瘦弱的样子,皮肤也红润了,肉也多了。

  杨凡的玉米来的便宜,都是倒库的陈粮。杨凡发现,这东西简直就是救灾神器。

  当然玉米也可以卖出高附加值的价钱。比如兴禾超市推出的爆米花。就卖的不便宜。可以说非常贵。

  一斤要足足三分银子。是限购的玉米面的九十倍。当然没有粮票的玉米就要一文钱一斤了。而且一人一次不能买超过三斤。

  玉米粒做成奶油爆米花,真是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味。好多京城的夫人、小姐都是爆米花的忠实拥趸。每天都要吃一大包。

  这个年代,奶油和白砂糖可不是便宜东西。尽管廉价的玉米卖的这么贵,她们也能理解和接受。

  兴禾超市推出了一百个流动小推车的爆米花和棉花糖流动摊位。在城区的不同地点出售爆米花、棉花糖,还有浇糖人。顺便秋冬季节卖些糖葫芦、坚果炒货之类的。很受百姓欢迎。

  毕竟这里是京城,官员及家属众多,她们可是很有消费能力的。

  杨凡回到家,刚进大门正好撞见小娘皮和林月如兴冲冲的往外走,差点撞个满怀。

  “哎呀,老爷。”小娘皮惊呼一声。

  “大中午的,不在家吃饭,你们去哪里。”杨凡问道。

  “今天未时,南锣鼓巷小区开盘,我们去看看热闹。我们不知道您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决定出去吃。然后去看新小区开盘。”

  杨凡捂脸,自己家这么大的豪宅住着,楼房有什么好看的。真是服了她俩。看来女人对房子的热情在哪个时代都一样。

  “算了,我也和你们出去吃吧,顺便一起去看看。你们打算吃什么。”杨凡问道。

  “鼓楼东边有家便宜坊烤鸭,我们准备去吃烤鸭。”

  杨凡一愣,便宜坊烤鸭,明朝就有了吗。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