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产量疯狂爆发的枪管。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穿盔甲的人还有杀伤力,当然前提是你在这么远的距离上还能打中的话。

  吴胖子只是帮助杨凡实现了,单管连发的火门枪而已。

  而且他详细讲了火门枪的不足,如果真实使用的情况下,装弹不要超过五发,前边的弹药距离枪口太近,子弹行程太短,火药没有充分燃烧。打出去杀伤力不足,三十五米的距离,面对骑兵冲锋时,开枪的时间是很宝贵的,能打五枪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没有杀伤力,还浪费开枪次数得不偿失。

  铁水开始灌注到模具中。

  很快五个模具被烧的通红。

  等待了一会,枪管成型。

  付老六开始指挥学徒们拆开模具。

  用铁钳夹着通红的枪管,扔进油缸。

  轰的一声,油缸沸腾,然后燃起火焰。

  这边模具开始下一轮的铸造。

  天黑时,已经重新铸造了大批的枪管。

  杨凡拿着这种从新铸造的枪管,气泡和裂缝应该已经极少有了。

  按照吴胖子的给的数据,重新称量火药,准备开始试射。

  一发装弹试射,成功。

  两发装弹试射,成功。

  三发装弹试射,成功。

  杨凡松了口气。上次就是三发开始炸膛。

  五发装弹试射,成功。

  七发装弹试射,成功。

  九发装弹试射,成功。

  杨凡大喜,这说明九节连发枪成功了。没有引燃后面的火药。都是依次发射出去的,就是先射的威力小,后边越来越大。和战场上敌人越来越近正好相反。

  随后开始破坏性实验,就是一点点的加大单发装药,看看加大到多少倍时会炸膛。这个数据以后就是这种产品的安全使用标准。

  两倍装药,单发子弹发射,安全。

  三倍,发射、安全。

  四倍,发射、安全。

  五倍,炸膛。

  随后,继续实验了五十根枪管。

  最终得出结论。

  装药三倍以内是非常安全的。

  晚上停工时,杨凡算了一下,如果三班倒,不停工的话,一个模具可以造一百根火门枪枪管。

  一天一夜可以生产五百根枪管。

  这种枪管虽然有效射程还没有弓箭远。但是即使装五发的情况下,火力也远远超过弓箭,二十米内击穿三重甲一点问题没有。人穿着四十斤的盔甲跑二十米,这个时间足够开五枪。

  总有一发子弹把他撂倒。

  这玩意不用学习。谁都能用,点火会不会,装弹会不会。

  一个合格的弓箭手要训练三年以上,而且一把弓箭制作就要三年,弓手的训练和装备都非常昂贵。

  铁这玩意一旦大量生产,便宜到让你怀疑人生。

  杨凡下令,全力开工,三班倒,先造一万支再说。

  让自己的团练可劲的打,打坏了回炉再炼,也没几个钱。

  不过费点人工和木炭。

  火药可以自己配,自己毕竟顶着百户的身份。

  自己用不了也可以卖出去赚钱。

  这玩意官府允许团练使用。

  民间私藏火门枪,律法虽然不允许,但是早就放开不怎么管了。

  卖给商队什么的也是不错的,至少商人们用来打草原上的没有盔甲的蒙古人和拦路的土匪,还是非常好用的。

  自己这里还有钢锯,如果锯断两截可以当马枪使用,锯断三截可以做成手铳。

  不过这样的话就得装上木托和枪托。

  要不非把手烫熟了不可。

  宋应星自从前天听见后院炸膛的声音响了一晚上后,再没听见炸膛的声音。心里认为,杨凡已经放弃这不切实际的想法了。就继续埋头钻研他的红衣大炮去了。

  城外的兴隆岗,再次竖起大旗,又开始招人了。

  “都听好了,这次招一百五十个木匠,会干木匠活的排队过来考试。现场测试。每月工钱100纯铜钱。”

  这几天,流民被杨凡连招兵、招工、连带他们的家属弄走了小两万。但是流民的规模有增无减。

  遵化好找活计的风声已经传遍了北直隶各地。

  更多的流民向这里涌来。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