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90章 空手犒军(下)_少帝成长计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哽咽:“小民家中唯薄田三十亩,所产不过粟米百石,堪足家中用度;积财根本无从说起···”

  “小女无亲可寻,官府又催之甚急,言再不嫁人,便要罚金。”

  “民别无他路,唯铤而走险以伐山木,以柴木贾于市,换些铜钱,以备官府罚金之用···”

  听着何广粟绝望的倾诉,本欲以此作为改良版‘许民弛山泽’令开端的刘弘,顿时默然不语。

  西汉初年,天下凋零,百姓十不存一;人口基数底下,国家的税收达不到标准,国家财政不足以维持庞大的官僚系统,就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掌控能力迟迟无法提高。

  为了提高税收,改善国家财政状况,刘邦简单直接的下令:女子年满十五必须嫁人,否则就要罚款!

  这个规定,自然使得百姓为了逃避高昂的‘晚婚罚款’而早早结婚,然后在这个毫无避-孕措施的时代疯狂生孩子。

  有了不断出生的孩子,国家人口基数激增,税收增长,国家财政得以改善,但百姓家庭负担却越来越重,家中的百亩良田,更是经过一代代分家,而变成武帝朝时的‘一夫五口治三十亩田’。

  ——就那三十亩田,还是大多数人家可望而不可及的远大目标!

  在后世研究西汉历史时,这个政策就让刘弘纠结不已:不鼓励生育,国家就要贫穷,鼓励了,百姓又要越来越穷,究竟如何是好?

  但现在,亲自来到这个时代,成为皇帝之后,刘弘才发现:鼓励生育对百姓的伤害,还远不止于此!

  像何广粟这种田亩较少,每年种出的粮食只够维持生活的家庭,根本没有财力去支撑家中的女儿嫁人!

  没钱置办嫁妆,那就只能认罚,乖乖缴纳官府的罚款;原本为了鼓励百姓早婚早育,而设定的罚款,就这样成为了进一步加重百姓负担的大山。

  甚至于那些原本有能力攒下钱财,等以后给女儿嫁人用的家庭,所挤出来的微薄钱财,都得用来缴纳罚款。

  “唉···难呐···”

  暗自哀叹着,刘弘便顿觉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些。

  归根结底,这个状况之所以出现,还是因为整个国家处于一个贫穷的现状。

  鼓励生育与否,其实就是一道选择题:究竟是让国家穷,还是百姓穷。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邦的选择是明智的:只有国家先富裕起来,才能带领国民走向富强;可若是百姓富裕了,那国家就可能陷入混乱。

  但对于身为后世人,具有跨越两千多年广阔视野的刘弘而言,这件事还有第三种选项。

  ——为什么要做选择题?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都要!

  在刘弘看来,国家的富裕跟百姓的富足根本不冲突。

  为什么非要通过压榨百姓,来达到使国家富裕的目的呢?

  这也是封建统治者的局限性: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应该是税收。

  但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刘弘非常明白:如果一个政权建立在农税之上,那这个政权就永远摆脱不了贫穷。

  国家财政的最佳来源,还是商税!

  当然,以商税作为国家财政来源,需要足够发的商业,以及规模庞大的手工业,这都需要足够坚实的农业基础支撑。

  所以,刘弘接下来需要做的事就很明确了:种田。

  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可耕地面积,保证百姓能吃饱肚子,能从田埂抬起头,基础时间,在种田之余从事手工业生产。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