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9、第七章_畅游六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学不久之后,就迎来秋收。

  没有化肥,没有农药,也没有新品种的年代,粮食产量很低。

  种的玉米是‘小粒红’和‘大白豪’,一般亩产是四百斤左右,最多也不超过五百斤。

  秋收前,公社会安排人下来进行‘估产’,莫大队长会好好的招待这个人。

  因为是根据‘估产’后,才确定应交的公粮数。

  公粮是必须要交的,但是能少交一点,村民就能多吃一点。国家收公粮每斤给的钱,起初是六分七,后来涨到八分七。

  不过,村民交的公粮是要扣除水分的,一般扣百分之十三,也就是,交一百斤苞米,实际就等于交了八十七斤。

  莫大队长为了村民能多喝一口粥,那是使出浑身解数去攻克那个下来‘估产’的领导,酒喝了,烟抽了,粮食也送出去了。

  结果自然是可以商量的。

  不光是莫大队长一心为村民,其他几位领导都不错,会计也是个老好人。

  有一回,生产队分布票,剩了一丈二尺,都提出给他吧,因为那年会计的大儿子结婚,正好买点布料,添床被面,可愣是被他拒绝了,把一丈二尺布票让给了老烈属。

  生产队不论分钱、分粮、分菜还是分油,会计是一分一毫的光没沾。

  秋收过后,该上交国家也上交了,剩下的便是分粮的大事了!

  村民的口粮标准是三百六十斤,叫做‘够不够三百六’,这‘三百六’是指皮粮来说的。

  就是皮粮,真正到手的也没有三百六十斤。

  村民分的地瓜是四斤顶去一斤粮,土豆是六斤顶去一斤粮;还有,因为秋天秋收时,不可能完做到颗粒归仓,必然有些损耗,比如豆子炸夹会崩掉豆粒、玉米丢棒等,这些秋收损失的粮食也要从农民的口粮中扣除,一般每人每年大约扣十斤口粮。

  这样,每人每年实际分到手的口粮约是三百二十斤,再扣除加工的糠麸,得到成品粮约二百五十斤,每天每人的粮食定量约六七两,又因为那时没有什么副食。

  所以挨饿是常态。

  大多数村民都是面黄肌瘦,生产队里根本就没有肥胖的人。

  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情况,下面说件开心的事吧。

  莫大队长去里水县开会时,通过生产队的分配得了一辆自行车。

  事情是这样子的——

  当时的自行车是凭票购买的,实行配级制度的,需凭‘自行车证’或者‘侨汇券’去购买。

  何为侨汇券?

  即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侨为了改善国内家眷的生活,从国外寄回来的港币、葡币及一切外币折合成人民币,按照当日汇率通过银行交收成侨汇券和一定的现金。

  比如说,买一辆自行车需要一百五十元,那就需要拿着一百五十张的侨汇券或者积分购物券去购买。

  另一种获得自行车的途径是通过生产队的分配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