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4、第十九章_畅游六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闱放榜时。

  武五爷也算是榜上有名,不知算是幸还是不幸呢,是三甲同进士。

  官场上有个说法:同进士如同‘如夫人’。

  还说什么一辈子抬不起头,硬不起腰来。

  可,比起秀才与举人,同进士到底还是一个进士。

  反正,武五爷已经心满意足。

  因为武五爷他在六年之前,便已经放弃了科举之路。

  同胞妹妹说再考一场,她出资。

  当年,武五爷听了此话,也便不怎么着急去谋别的出路了。

  之后的科举之路,都是妹妹为他铺的——

  从妹妹认识苏县令的后院夫人开始,私下向他保证一定能中举,到进京赶考前送仪程,又帮他找关系,将他送入了京城有名的青松学府。

  在青松学府,武五爷得到了一批名师指导。

  他是打心底感谢妹妹。

  武五爷在京城等缺等了半年之后,还是妹妹给出了主意,去求了定海侯,谋了个小县城的县令之缺。

  武五爷高高兴兴的带着妻子儿去赴任前,妹妹又送了五百两的仪程,直言让他不过太贪,也不可太清敛,好好约束妻儿。

  次年

  姜家二房的大姑娘姜姚丰风风光光地出嫁了。

  虽没有十里红妆那般夸张,但男方聘礼加姜姚丰亡母留下的嫁妆,以及再加公中拨给她的嫁妆,加在一起,也有上万的嫁妆。

  如此情景,使姜熙即感动又欣慰,连向来不好讨好地姜老太爷也满意点头。

  这一大手笔,没有一个人说武娇娥这个继母做的不好。

  这一回,武娇娥为自己,也为她的子女们挣到了一个好名声。

  果然是有因就有果。

  未出一月,陈燕就有一家很不错的人家上门提亲。

  这户人家姓蔡,是姜熙的一位旧友。

  蔡老爷这一回来给他自己的次子提亲,他家次子今年十六岁,已经是个秀才。

  蔡老爷早年下场考了三回。

  他回回落榜,便在京郊办了个小学堂,教起书来。

  但,去年长子不过二十一岁,便中了二甲进士。

  蔡家还有一些祖产,家里三个儿子,个个能念书,个个能考试。

  姜熙见过这个少年,他说是个相当不错的少年,更何况蔡家家风不错。

  武娇娥是个开明的母亲。

  她带着陈燕,让她自己相看相看,私下询问时,见陈燕低头不语,不反对,那便是同意了吧。

  武娇娥帮陈燕与蔡家互换了庚贴,订下亲。

  婚期就定在来年年初,到时陈燕十六周岁,可以出嫁。

  蔡老爷也说明年好,今年秋闱让小子下场,中了举娶妻面上有光。

  去年,因颜夫人得了一个儿子,对武娇娥万分感激,时时对身边熟悉的夫人说起武娇娥的好。

  因而,颜夫人身边几个熟人便催着她帮忙介绍。

  从十六七岁的新婚少妇到三四十岁深闺妇人,都来约武娇娥见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生下一儿半女。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