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4章 攻讦_好莱坞制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芝加哥》是一次成功的商业改编,是典型的杜克?罗森伯格式的电影狂欢盛宴,从本质上来说,这与《独立日》和《勇闯夺命岛》之类的爆米花影片并没有区别,只是掩盖在歌舞外衣下通俗平庸的商业电影,其中的艺术含量寥寥无几,除了华丽的视觉冲击和博人一笑的幽默外,值得称道的地方极其有限,这终归是一部艺术和传统歌舞元素极度缺乏的伪歌舞片!”

  ——《芝加哥太阳报》罗杰?艾伯特。

  圣诞节前夕,媒体上出现了大量抨击《芝加哥》的文章,影评人冲在了最前面,类似罗杰?艾伯特这样的言论不在少数,他们用尽所有辞藻,拼命将影片向商业的方向推。

  就像哈维?韦恩斯坦说的那样,两部票房超高的影片《阿甘正传》和《拯救大兵瑞恩》接连成为奥斯卡的赢家,难免触动学院保守派的敏感神经,在这些人的固有思维中,大众化必然是庸俗化的,商业元素过浓的电影,必然不讨他们喜欢,特别是有前两届作为铺垫的前提下。

  现在的哈维?韦恩斯坦还不是以后的哈维?韦恩斯坦,却也把握到了占据学院主导地位的保守派的心态。

  这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哈维?韦恩斯坦将目标对准了汤姆?克鲁斯,类似‘克鲁斯的表演一如既然的糟糕’‘他的歌舞就像鸭子一般可笑’等媒体评论层出不穷。

  糟糕的演员会直接影响影片在颁奖季的整个表现,在其余两位女主角名气还不足够大,杜克除去风流韵事实在没什么痛脚可抓的情况下,还有比汤姆?克鲁斯更好的选择吗?

  而且在那些老头子的眼中,作为‘乳臭派’演员代表的汤姆?克鲁斯,向来是没有演技、靠脸吃饭的代名词,不黑他黑谁?

  何况汤姆?克鲁斯能被人诟病的地方太多了。

  大概是吸取了几年前杜克让人黑克鲁斯的经验,在这个关系到整个颁奖季的敏感时间段,很多八卦报纸再一次拿汤姆?克鲁斯的信仰说事,信仰虽然在这片号称自由的土地上,不能成为攻击人的主要理由,但奥斯卡首要的前提就是政治和价值取向正确,山达基教提倡的那一套,实在难以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

  许多小报还顺带着把妮可?基德曼拖了进来,指摘汤姆?克鲁斯的家庭有问题,他和妮可?基德曼是一场虚假婚姻,克鲁斯与前妻罗杰斯离婚,又跟妮可?基德曼结婚,完全是受到山达基教的操纵,他根本不是一个独立的好莱坞影星,只是山达基教用来宣传的傀儡。

  学院有六千多名成员,其中有一半甚至更多,投票前根本就不会去看电影,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想要赢得这些人的好感争取他们手中的选票,往往要耗费一番手脚,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只需要一个讨厌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