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求收藏,求鲜花)_大宋:我变成了高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夜的颠鸾倒凤,高俅倍感疲惫,早饭没吃就钻进卧房睡回笼觉。

  再睁眼时,已日上三竿。

  若非丫鬟在门外喊叫,估计能睡到下午。

  “东家,宫里来人了,您快出来见见吧。”

  高俅闻言,慢悠悠的起身,半晌后才出现在前厅。

  来者,是赵佶身边的一个年轻太监。

  “哎呦,高太尉,您可让小的好等啊,官家急着见您呢。”

  “怎么?有事?”

  “这小的就不知了,您快跟我走吧。”

  “急什么。”

  高俅唤来家仆,让他准备一顶轿子,毕竟,骑马是个力气活。

  小太监不敢频繁催促,唯有干着急。

  磨磨蹭蹭,终于向皇城出发,四人抬的轿子比步行还慢。

  福宁殿内。

  赵佶倚在塌上,梁从政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伺候。

  对面有两个道士装扮的男子,一老一少,一站一坐。

  赵佶对两人非常客气,聊得极为开心。

  这时,有人在门外禀告:“陛下,大晟府乐正周邦彦求见。”

  “让他进来。”

  周邦彦踏着小碎步走进福宁殿,俯首叩拜。

  “参见陛下。”

  “嗯,周乐正可是有什么新词调?”

  此时,赵佶已经在计划乐制改革,故对词曲相当在意。

  汜减zCwx.O*rG汜。然而,周邦彦抬头时,涕泗横流。

  赵佶关切的问道:“周乐正为何哭泣?”

  周邦彦抹了一把鼻涕,将昨日李家青楼发生的事大肆改动,绘述了一遍。

  比如,高俅所说,文,也许能治国,武,必能安邦。被他篡改成,文能误国,武能安邦。高俅作的诗词,他提也不提。多次强调,是高俅主动挑衅,侮辱在场所有文人学子。

  赵佶作为重文轻武的代表人物,龙颜大怒。

  “此人姓甚名谁?命开封府,将其抓捕,以儆效尤。”

  周邦彦为难道:“臣只知道那人姓高。”

  “查,查到为止。”

  周邦彦大喜,他要找到高俅,将之前的羞辱悉数奉还。

  老年道士眉头紧皱,似乎对赵佶的处理方式不满。

  高俅终于优哉游哉的进了皇城,吹着口哨,沿途与路过的禁军、太监、宫女们挨个打招呼。

  小太监急的满脑门汗,直跺脚。

  当高俅一只脚踏入福宁殿后,小太监才长舒一口气,双腿发软。

  此时,周邦彦心满意足,正要离开,却与刚进门的高俅撞了个满怀。

  二人视线碰撞,瞠目结舌。

  “你怎么在这儿?”周邦彦心生忐忑,能出现在福宁殿的人,都是赵佶的心腹重臣。

  “呦,小周啊,还不快鞠躬行礼,难道忘了赌约。”

  高俅说着,自顾自的坐到赵佶的对面,拿起桌子上的水果便往嘴里塞。

  赵佶见二人对话,疑惑问道:“俅,你与周乐正相识?”

  “嗯,昨天刚认识,我是他的老师。”

  赵佶更加不解:“老师?你能教他什么,难不成是蹴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