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四章 提携苏辙,寻安司!(求收藏,求鲜花)_大宋:我变成了高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宁殿前,开封知府宇文昌龄跪在殿外。

  显然,他已经听到风声,赵佶要拿他问罪。

  见赵佶和高俅缓缓走来,他急忙嚎道:“参见陛下。”

  赵佶目不斜视跨过了他,直到在福宁殿坐下,才说道:“让他滚进来。”

  宇文昌龄不敢起身,跪着蹭了进来,官服都被磨破。

  “朕问你,你可曾收到孩童失踪的报案?”

  朝堂外,赵佶自称朕,可见怒到极点。

  “臣收到过。”

  “你如何处理的?”

  “一直在查,只是没有线索。”

  “没有线索?单单汴京就有七十余人,整个开封府岂不得成百上千人,难道你就没有察觉到离奇。”

  “臣知罪。”

  赵佶听到这句快被大臣们说烂的话,更加气不打一处来。

  “即日起,贬至雅州任团练副使,终身不得归京。”

  宇文昌龄闻言,绝望不已。雅州在成都府路,毗邻吐蕃诸部,妥妥的苦差事。

  不过,能留下小命,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他双腿瘫软,被禁军拖了出去。

  赵佶陷入沉思,似在纠结,半晌后说道:“俅,开封府知府空缺,你认为谁能胜任?”

  他肯询问高俅的意见,算是很大的进步。

  高俅在心里过了一遍名字,说道:“苏辙。”

  其实,他的心里有两个人选,苏轼、苏辙两兄弟。不过,苏轼虽已被赦,复任朝奉郎,正在北归途中。但年事已高,身患重病,将在不久后死于常州。

  他不是神仙,自认为无法改变苏轼的命运,故选择苏辙。

  更重要的是,苏辙有能力,且与蔡京政见不合,算是他提前为了防止蔡京专权做准备。

  “苏辙?”赵佶听闻,眉头紧皱。

  “是。苏辙政见鲜明,能力突出,乃掌管开封府最佳人选。”

  “苏辙刚刚复职太中大夫,再升知府,不合规礼。”

  “特殊时期,讲什么规礼,开封府须有人主持大局,而苏辙身在颍川,即刻便能上任。”

  赵佶沉默不语,在心中衡量。

  高俅静静等待,亦不打扰。

  片刻后,赵佶下定决心,说道:“好,就用苏辙。”

  正常来说,皇帝任命官员需要经二府商议,但此时的他如此决绝,倒是好现象。

  “俅,我始终小看了你,以为你除了蹴鞠,也就有些小聪明。今日所说,却令我刮目相看。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想法,说来听听吧。”

  高俅确实有想法,但这件事赵佶绝不会轻易下决定。

  “绑架孩童一事发生,百姓肯定会怀疑官府的能力。所以,臣觉得,以汴京为中心,各州府设立寻安司,专门负责失踪案件,从探查到安置,全部由寻安司全权处理,其他府臣不得干预。”

  寻安司,是高俅临时起的名字,为寻找、安置之意。

  果然,赵佶听后犯起了难,别的事他可以独断,但设立新机构必须与二府大臣商议。

  “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