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9章 赵盛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加大了商税,大周国的财政早就撑不下去了。

  不增兵,也就只能硬撑着了。反正楚军是进攻的一方,兵力又多,粮草消耗更大。周军据有坚城,慢慢耗!

  徐荣按兵不动,楚军大将刘勋也是心急。待到张勋一至,立即进行攻城。

  攻城主力正是新到的张勋所部精锐,刘勋派遣了三万余人协助攻打南城。其余人马,则是看着洛北周营的敌军主力,以防其袭击攻城部队侧翼。

  洛阳城内兵力不多,只有区区数千人。徐荣抽调一军兵力,进驻洛阳。余者兵马,出营列阵,作侧击之势。

  一日猛攻之下,洛阳东城、南城堆积了数千具尸身,楚军退回大营。

  洛阳坚城,并非是说说而已。援军一至,加上征召的壮勇,楚军连城头都没上去。反倒是伤亡了五六千人,损坏器械不下百架。

  一场攻城战,让两军再度安静了下来。

  张勋这位楚国大将军,也是束手无策,颇感棘手。

  没有内应,想要打下洛阳城,楚国这十余万人大半得堆在城下。损失惨重之下,正合了北面袁绍的心思。万一其众趁势大举南下,这洛阳城能不能守住都是问题。

  身在后方的袁术也不着急,心知周国实力不弱,更明白洛阳城由多坚固。只是,愈是如此,愈加愤恨司马防和潘勖这两个蠢货。

  不是这二人愚笨,大楚又怎么会成现在这局面。

  ……

  拿下幽州全境的赵王袁绍,坐镇在邺城,端望着南面两大势力的碰撞,心喜溢于颜表。

  大将军府中。

  由于袁绍封王时间不久,筹建的魏王宫尚未完毕,只好先以昔日的大将军府来继续充当势力中枢。

  袁绍正与帐下几位谋士,继续探讨着一些密事。

  “子远,刘备那边怎么样了?”

  袁绍一问,许攸便来了兴致,喜色洋溢的答道:“回大王,刘备与刘和正欲作乱,已向王允遣使求救。”

  “好!哈哈……吾大赵正当趁此机会,夺取并州,以成形盛!”

  袁绍立即喝彩言道,面上煞是欣喜。

  旁边的田丰暗叹一声,还是忍不住站了出来,言道:“大王,吾军与燕军交战数载有余。今虽灭燕,然兵卒疲倦,冀州各郡,府库去之泰半。此时,正当休养生息,坐候天时,而后南下。”

  “中原旦定,并州王允以一疲弊之州,何以抗衡王师。如此方是稳成之策,步步为营,势压诸雄,其等皆无力作阻。而今,兵行险策,稍有不利,幽州非吾大赵所复有也!”

  田丰一番话,顿时让袁绍大感不悦,目光看向许攸。身为一国之主,袁绍好事知道自己不能轻易下场。否则,很可能会北上屏蔽言路的不利影响。

  许攸立即顶向田丰,言道:“国相所言差矣,吾大赵方立,士民同欢,人心所向。三军将士,披甲戴胄,武功赫赫,无不为大王相贺,为社稷相贺。文武诸君,皆欲借此立国之时,建功立业,拜求将相。大赵上下,幽冀青兖,千万之民,无不趋之若鹜!”

  “燕代十万锐士,青兖八万豪杰,塞外五万胡仆,兵精粮足,甲胄俱应。携灭燕之势,士气如虹。更兼伪汉权臣当道,无君无父之辈塞之庙堂。其民饱受纷乱之苦,其卒新尝河东之溃。其内商贾不行,布帛不通,粮秣不生。”

  “相卿官吏淫于权斗,将校兵卒匪盗充斥,士族黔首愤懑填胸。伪汉之庭,荒芜暴虐,文不能治一州之地,武不能遮鲜卑之害。大王英明神武,应受天命,率膏腴四土,带甲士百万,正当奉天子制诏,为士民相请,荡涤伪朝,明律清政,安其郡县,泽被其民。”

  “王师旦至,伪汉必人心惶恐,朝臣纠于纳走,将校怯于兵事。士民之望,一如婴儿盼父母,久旱盼甘霖。王师所过,必是箪食壶浆塞于道野,摧城拔寨如扫秋叶。区区伪庭,何以阻吾王师!”

  畅言数语,许攸更是拂袖拜请:“臣请大王,将师伐之,肃正朝纲。攸不才,智不能定奇策破贼,武不能率王师讨逆。唯愿以残败之躯,为大王马前之卒,牵马坠蹬。”

  “嗨~子远快快请起!”

  袁绍当即起身,扶起许攸,亲切言道:“子远心切,孤尽晓矣。”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