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1章 破势(10)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万不能有失,那是自己最后的根基之地。只要汝南还在,自己无论如何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陛下,陈瑀既已兵败,吾等再无两面作战之能,臣恭请陛下回都!”

  杨弘非常无奈,说出这句话后,自己的相位就再也保不住了。

  一心谋划,悉为泡影。

  大军徒耗钱粮,无功而返,反使孙策坐大,夺淮南诸郡,总要有人来承担这个责任。

  袁术也明白杨弘心中所想,也知道退兵的后果。可惜,不退兵不成了。

  失去了广袤的江淮,大楚的粮仓也丢了一大半,即便是想要再撑下去,也顶不住多久了。甚至,孙策迅速席卷了汝南,自己更加难做。

  “丞相先行回都吧,处理好诸事,待朕回朝,另行计议。”

  “陛下~”

  杨弘感激的看了一眼袁术,言道:“陛下威隆不容有失!值此关键之时,区区杨弘,不足挂齿,还望陛下以社稷为重。”

  “丞相乃朕心腹,公若去之,朝堂之上,岂无朕之亲信?”

  “陛下放心,臣回朝之后,会处理好此事。陛下乃天子,焉能受制于两朽老徒。”

  杨弘冷着眼眸,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反正自己去了相位后,日后想要复起也再无可能,反倒不如博上一搏!

  袁术转瞬便明白了杨弘的意思,凝声问道:“当以何名义?”

  “勾结曹操、孙策,泄吾军军情,图谋不轨。”

  “须得有证据啊!”

  “陈瑀便是证据!”

  袁术眼角一眯,陈瑀?

  确实是个好主意。

  “那此事就交由丞相了,陈瑀那边朕会与其去书一封。其若遵之,朕便特赦其兵败之责。若不从,朕也容不得此般无用之辈,来统帅三军。”

  “臣遵旨。”

  “何时退兵?”

  “再候些时日,臣尚需要些准备时间。”

  “可!”

  君臣之间,商议过后,便定下了退兵的计划。

  楚国各军开始纷纷后退,袁术与张勋引主力大军,退至陈留行营。刘勋领其部三万余人,退至定陶一线,防之曹军反扑。

  后,又责快骑,命陈瑀及彭城各部,放弃诸地,退至谯县设防。

  然而,信骑刚出半日。

  袁术便收到了彭城为曹军所据,以及谯县请求援军的信报。

  随即,再责信骑,命陈瑀先行退往睢阳。

  其后一连数日,袁术得到的全都是坏消息。

  孙策亲自率部杀进汝南,诸县邑虽征募壮勇抵挡,可仍拦不住士气如虹的江东军。不过,好在自庐江一路败退至汝南的俞涉,于平舆调集各县邑兵力,得军万余,以此阻挡江东军攻势。

  沛国战局,也是如火如佘。

  谯县并无重兵,甚至连其余县邑的兵力,也都征发到了前线。整个沛国,几近于望风而降。

  陈瑀亦是率军退至睢阳,等待着陈留行营的进一步指令。

  最关紧要的一则信报,来自于洛阳神都。

  赵国长公子谭,率并州兵马五万余,南出天井关,占据河内,扬兵孟津渡。

  数万赵军威压河洛,容不得袁术不重视。

  陈留行营,在无声无息的数日后,终于做出反应。

  卫将军桥蕤,引八万精兵,南下陈国,驰援汝南俞涉。驻于梁国睢阳的陈瑀三万余人,按兵不动,遮掩卫将军所部侧翼。同时,配合驻扎于定陶的车骑将军刘勋所部三万众,防范曹军趁机进攻。

  其余各部三万余众,在大将军张勋的统帅下,护卫帝驾,折返洛阳。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