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战区复电_抗战侦察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直以来,桐柏山区的人都是不愿意当兵的。自从高全惩治了王副官这批人,当众宰了凶手曹中尉之后,五百军设在桐柏山区各个征兵点前咨询、报名的人,忽然间多了起来。五百军各部队,也纷纷开张,在桐柏山区招收到了合格的兵员。

  其实,当时山区的人民生活还是比较清苦的,当兵虽然也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出人头地,最起码,那也是一条生活出路。生活无着的家庭,家中男子去当兵,在当时也是一条很无奈的出路。

  中国古语有云: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家中但凡有二亩薄田,能勉强维持着活下去,就没有人愿意当兵。只有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全家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维持不下去的时候,男人们才被迫离家去当兵。不说别人,就是高全的老长官,六十八军军长刘汝明将军,也是因为小的时候,家境太过贫寒,年轻的刘汝明才被迫离家参加了军队。

  正是由于军队的弊病太多,国人对军人这个行业的评价太差,才导致军队招不来兵,抓壮丁的事情屡有发生。而因为抓壮丁,导致人民群众对国军的抵触情绪也就愈发的高涨,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招不来兵,所以才抓壮丁,因为抓壮丁,所以招不到兵。一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中国人民,无疑是最伟大的人民。不管是心里面再憎恶军人这个职业,当国家遭受异族侵略的时候,人民群众还是义无返顾的投身到军营里,用一个个血肉之躯,为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血脉的延续而战斗。

  桐柏山区的群众,本来是消息封闭的。日寇侵略我中华,山区里面的大部分山民百姓并不知情。日寇针对第五战区发动的几次大规模的会战,波及甚远。当初的六十八军一一九师,就在桐柏驻防,并在当地抗击日寇。而日军也曾经针对桐柏山,发动过多次扫荡。这无形中,就对山区群众普及了抗日的知识,让当地山**识到日本鬼子的危害。

  五百军驻扎在桐柏山之后,群众还没有考虑清楚这支军队和抗战的联系,王副官就领着人来抓壮丁了。再加上当时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水旱蝗汤”的说法,百姓们一度对国军失望到了极点,连带着对高全及他的五百军,也产生了怨恨情绪。一直到高全这次当众怒惩王副官他们这帮恶徒,桐柏山区的老百姓才改变了对五百军的看法。

  恰逢其时,五百军设在各处的征兵站也开始了抗日的宣传,大量的文字说明,人员宣传,再配合上唐文娟拍摄的大量现场照片,让群众们明白,这支军队是真正的和日寇作过战、立过功的军队。

  为国尽忠,就不能在家尽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些道理,就算普通的老百姓,也从戏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