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1章 燎原之星火_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1章燎原之星火

  在场的几位院士都是机械方面的专家,只要给他们零件和材料,他们完全靠自己一个人都能造出一个汽车出来。

  所以当林晓将这个编码器的内部结构展现给他们之后,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多么完美的一个结构。

  或者说,这里面是一个全新的编码器结构。

  如果说原来的编码器,内部就像一个单轴马达,而林晓的这个编码器,内部却仿佛是一个四缸发动机。

  同时也正是这“四缸”,使得这个编码器能够做到将原有精度八分的程度。

  上个世纪前半叶,编码器诞生了,那时候的编码器还基本上都是机械编码器,直到后来,光电技术逐渐发展壮大,于是编码器便走上了光学编码器的道路,光学编码器也因为其足够精确的原因,使得其成为了主流。

  于是现在的光学编码器,主要就是研究如何在一毫米的位移中,分成更多次脉冲信号,这就对其中传感器带来了巨大的要求。

  而林晓的这个结构,却并没有将希望寄托于光学传感器的优点上,而是将光学和机械进行结合了起来,进而实现了对精度的优化。

  这绝对可以称得上天才之作,甚至在这些院士们眼中,林晓已经开创了编码器的一个新领域。

  或许这个新的领域,可以称之为光学机械编码器了。

  “你到底是怎么想到这种结构的啊?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谭院士忍不住说道。

  林晓笑了笑,说道:“就是一个空间想象力,然后思考一下,就想到了。”

  几位院士都撇撇嘴。

  空间想象力什么的,说的就跟他们不强一样,研究他们这个领域的人,空间想象力谁又不强似的。

  关键还是看能不能捕捉到那些偶然闪过的灵感。

  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无疑就做到了这一点。

  想到这,他们又在心中感到惊叹。

  他不仅在数学、物理的理论研究上那么天才,现在居然在机械上面都表现出了如此天赋,世界上难道真的有全才?

  忽然,另外一位王院士提出了一个问题:“不过,林晓,你没有考虑过实现十分、十二分的结构吗?为什么只是弄出了一个八分结构?”

  听到这,林晓笑了笑,说道:“这个问题我当然考虑过,不过最后我用数学证明了八分结构是最适合的,再进行更多分的话,最终会导致过程中误差较多,同时对我们的生产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八分是最容易实现量产的结构。”

  “直接用数学证明?”几位院士都露出疑惑。

  林晓一笑,随后从旁边找来了一张纸,再找来了一支笔,然后便在上面开始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然后在上面指出一个个点,最后写起了数学式子。

  之前他当然也想过更高分的结构,比如十六分,甚至三十二分。

  但显然,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